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规则面前,企业该不该如此通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01:4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市场化运作模式,使企业面对着诸多理性的规则;但有一家企业,却出现了不少“反常”之举——

  王光普葛梅项目在经营中出现潜亏,该不该仅仅处罚领导层,而对“有难同当”的普通职工“宽宏大量”?面对众多优秀人才,企业该不该拿出岗位“关照”困难职工子弟前来就业?对在竞争中失利的员工、困难企业的员工,企业花大力气搞转岗培训、妥善安置,
是否符合市场化用工原则?

  在北京城建一公司采访时,我们注意到,围绕这里发生的对待普通职工、困难员工的一些与市场经济运作规则不相一致,甚至是带有“反潮流”意味的事情,这里的管理层、普通员工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也带来了人们对企业利益与企业责任的多层面思考。几件“不寻常”的事情

  在该公司采访时,几件与多数企业处理事情规则并不相同的事情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其一,“荣辱与共规则”的反常运作。元旦前后,北京城建一公司一个在京施工项目部的6名班子成员,正在为没拿到多少工资而犯愁,他们在临近年关的这个季度里,每人每月只能拿到545元的基本工资。原因在于经考核,这个项目部处于潜亏状态,公司已经给他们发出了红色预警。

  但出人意料的是,除了这6名班子成员,项目部的其他20名职工工资一分不少地照发。

  据介绍,据市场经济法则,这家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理顺经营、分配等内部关系的制度,细化了项目承包管理办法,严格对项目盈亏的奖罚,以期靠制度规范项目运作、消灭亏损。按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原则,为充分调动每一位企业主人翁的积极性,这里曾实行干部职工“捆绑式奖罚”。但在《2005年经济承包管理办法的配套实施办法》中,公司作了修改,核心是项目管理层为亏损“埋单”:项目潜亏达到5%的,班子成员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而项目其他职工发全额岗位工资。这一做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建筑企业,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市场风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管理人员对“职工是企业主人”的不同理解。据此有干部认为:“既然是主人,就该有难同当。”

  其二,“人才兴企规则”的反常运作。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龙义明介绍,近几年来,公司招用了70多名家住三河的困难职工子女就业。他举例说,2003年公司在安排三河职工子女时,招收了一名姓刘的女工,她的父亲是公司的老工人,家有4个孩子,只有老职工一人有工作。这个女孩子学的是教育专业,大专文凭,来公司后一时派不上用场。经过培训,她取得了材料员岗位证书,现在一个项目部当记账员。

  据了解,为解决职工两地分居问题,1993年北京城建集团在北京近郊河北省三河市建了一批住宅楼,到现在城建一公司还有130多户职工住在那里。由于这里的职工家属基本来自农村,没有工作,子女又在上学,多数家庭比较困难。

  但对把几十个名额送给困难职工子女这件事,一些职工明确表态:“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技术革命,这样‘关照’式进人,有违人才兴企这一市场法则。”

  其三,“能进能出规则”的反常运作。“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建立顺畅的岗位流动机制,为全体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上岗、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是企业用工的规则,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但在该公司,人们却未见下岗,只见转岗。43岁的刘启,是一公司大型机械租赁公司的职工,开了20年的挖土机。但大机租公司原有130多名职工,包袱沉重。租民营企业的挖土机,8小时一个台班2000元就能租到,但大机租收费2500元还会亏损。这种情势,使刘启从2004年10月起,一直待岗在家,女儿上重点初中开销很大,爱人没工作身体又不好,他自感生活压力巨大。2005年5月,他和70多名工友一起,参加了公司举办的转岗培训,考取了安全员上岗资格,现已在一公司电子城项目部任安全员,每月2000元的收入,让他感觉“有保障了”。

  据介绍,在该公司“兵转工”22年后的今天,不少职工已经到了45岁左右的年龄,由于没有专业技术,在公司向经营管理型企业转型时,他们越来越难有用武之地。公司大力开展转岗培训,如今已有100多人成了护卫员、材料员、安全员,“有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但对公司的这种做法,有人评论说“公司缺少魄力”。“和谐共生”解读

  面对议论,采访时,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美行说,公司组建20多年来,完成总产值102.78亿元,完成竣工面积571万平方米,上缴国家利税3.75亿元。这些成就的取得,时刻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努力,浸透着他们的汗水,因而,让普通职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关照他们的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说,要辩证看待市场规则,辩证看待制度的制定与施行,要讲究实事求是。比如对潜亏的项目,如果按照“荣辱与共”来捆绑,可能会侵害普通员工的自身利益,也是不公平的:经营效果好坏,主要不是职工造成的,职工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应该拿到合理的报酬。又比如,职工由于企业困难拿不到收入,子女由于专业不对口找不到工作,而安全员、护卫员、材料员等岗位又需要人去从事。让每一个员工去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同时又满足了企业需要,使人尽其才,这有什么不好?

  采访时,该公司领导层认为,如何怀着最大的同情心给每位员工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企业既充满科学精神的制度理性,又洋溢人文关怀的温情亲情,谋求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最大正效应,这是和谐企业建设中的一个课题。还在延续的“和谐工程”

  2006年春节前夕,飘然而至的一场瑞雪,给人们带来了好心情。

  风雪中,该公司的困难职工又迎来公司领导为他们送来的温暖,16项送温暖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从困难职工档案中所列的人员、特困的三河职工、离退干部职工,到坚持工作的农民工,挨家挨户、逐个工地送去节日的慰问。两年来,共慰问了1300多个职工家庭。

  1993年6月15日,正在青岛施工的城建一公司工人郜三喜,为抢救当地污水泵站中毒工人的生命,年仅35岁的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雄的妻子王桂芝承担起抚育3个孩子的重任。继2004年大女儿考上大学后,去年,老二老三又同时被高校录取。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为3个孩子交纳了当年1.9万元的学费。2003年3月,公司发起成立了特殊困难职工救助基金。基金由行政拨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捐资三部分构成。捐资倡议一发出,短短10天,1473名职工捐款9万多元。两年来,这笔基金已经救助了20名困难职工。

  公司工会副主席江勇介绍,按照规定,公司为所有职工建立了工伤、养老、失业、医疗、女工生育五项保险。除此之外,企业还自掏腰包,推出了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帮扶:补充医疗保险,已经给职工报销了16万多元;女职工安康保险,已分三次向保险公司投保,为两位患癌症女职工赔付了两万元;金秋助学行动,已让100多名职工子女受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