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另类私伙:围壶享受“真水无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14:5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充满商机时尚的深圳有另一种人,在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的同时悠然地点燃传统文化那支香火……

  □沈平

  深圳,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充满商机、活力、时尚的城市。而正在其古玩城卓玉馆
举办的无香居紫砂壶展,却令人侧目于她的另一面——这儿有另一种人,在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的同时,悠然地点燃传统文化那支香火;在感受先进生产力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享受着用传统文化浇灌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平衡、调节着快与慢的人生节奏,而调节的杠杆,便是他的5000多把紫砂壶及由此而延伸的传统文化。

  首次领略“乾坤大”

  这便是无香居主人吕解放。

  吕先生的故乡是浙东石塘镇。镇上有个荒无人烟的三蒜岛,顺潮时,是台湾距祖国大陆最近的避风港。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台湾渔民便会借避风上岛如厕、加水之机,向当地居民求购紫砂壶。80年代后期,吕先生与他的伙伴们开始到周边的古镇小村寻找昔日老财主们的旧货。一次,在一个村民的破柴棚里,找到了一筐土改时分到的旧壶,并从中意外发现了两把顾景舟的旧壶,他们以10元全筐买下,他们设法联络到了台商,台商爽快地给了他们6000元。这是吕先生第一次领略到了“壶小乾坤大”的滋味。

  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约经10年许,这两把顾老的壶,或许可以拍到60万元的“巨款”。

  吕先生南下深圳,继续他的制衣业生意。日子滋润了,手头宽裕了,他对紫砂的情结也更浓郁了,但凡有了闲钱,便毫不吝啬地选购自己喜欢的紫砂壶,而且从不卖壶,从不以壶养壶。曾见过他的一把小品壶,朱泥,因壶嘴崩了小口,他便找匠人在壶嘴边沿、壶盖边沿都镶了一圈薄金,像度身打造的金边壶。还有把小朱泥壶,壶把出现裂纹,他便找匠人在裂痕处镶上一圈精致的蝴蝶珐琅彩,从这两把壶的“整容”,足见他对壶的厚爱。

  “智取”天价“酱油瓶”

  在深圳古玩城卓玉馆的展厅里,惊见几把孟臣壶,其中一把系朱泥铺砂制成的小品壶,造型经典,包浆温润,谈及此壶来历时,吕先生来了兴致。说,那是9年前,福建樟州那边捎过话来,有把明清老壶,孟臣印款。孟臣壶对吕先生是极有诱惑的。便相约几个壶迷长驱樟州。

  此番未虚行,不是赝品壶,但15万元的要价接近天价。吕先生知道,壶价是中间环节过多而虚高的,于是,边砍价边找人跟踪此壶商,看他的上家是何许人,发现上家后,吕先生就直接上门再砍价,再找人找他的上家,如此这般,若干个回合后,找到了真正的壶主,是一位农夫,这把壶原是他家的酱油瓶,双方一拍即合,3000元成交。这样,历时数月,几度入闽,吕先生终于拥有了这把孟臣壶,成为了他的“掌中宝”。

  其实,不仅仅是孟臣壶,任何一把“吕公壶”都是他的心爱,5000多把壶他都视如子女般滋养、呵护。

  道友壶上显身手

  除了与客商谈判,吕先生的大部分时间精力便泡在无香居,与壶朋道友切磋壶艺,或研习传统文化。无香居并不大,仅纳10余人,几乎天天座无虚席,茶案两旁放着两个直饮水桶,一天耗水四五桶,三天冲泡一斤茶,补壁的是整排的紫砂壶陈列柜。来者不谈商务政务,一壶壶陈年普洱将尘世的喧嚣冲刷远去;来者不论职务高低,腰间是否殷实,似乎皆以坊间贤达自居。

  而吕先生还并不满足于此,他将自己日渐形成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倾注于对壶艺的设计中,这还得益于无香居道友的呼应。诸如颇得“绍兴师爷”真传的杭州才子、古玩城卓玉馆馆长王跃庆,他一手唯美的蝇头小楷,以刀代笔的西泠作派,满腹经纶的国学功底,被称身怀“三把利斧”,他被吕先生对紫砂文化的虔诚所感动,进而与吕先生共同创作了颇具青铜韵味的吕公壶、鼎丰壶等系列紫砂壶,并独创了将精美的极富禅意的印章一个个刻入壶身等手法。另一道友阮伟力,同样是书画、金石功夫了得,本一介儒商,深受吕先生痴壶所染,无偿为吕先生刻壶不说,面对一把硕大之圆珠壶,刻入近似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为达到创作感觉、风格一气呵成之效果,竟一天一夜水米不进地刻画,其夫人熬好参汤,哭着央求他歇歇,无效,忘我地刻刀不辍,直至完成,整个人疲惫得几乎瘫软。正因了吕先生与他道友们的这份投入,注入了如此丰厚的传统文化元素,使这些壶一经展出,便吸引了大批喜欢传统文化的观赏者驻足,击掌叫绝!

  深匿“角落”道友多

  近20年来,紫砂壶已是吕先生之生命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从选壶到与紫砂工艺师交朋友到玩紫砂泥料,吕先生一步步划入紫砂圈的深处;从选商品壶,到选名家壶、打造文人壶、玩老壶,吕先生一步步攀登他心目中紫砂艺术的圣殿。无香居,深匿在偌大鹏城的一个角落,或许是“大方无隅”吧。大味必淡、真水无香,无香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道友。他从不张扬自己的藏壶,此番展出,实属古玩城掌门人卓少东的力邀。果然,闻风而来的壶迷相聚于此,新识不少拥有数十、数百、数千把藏壶的道友。令吕先生欣慰的是,小小紫砂壶,为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平添了几许传统文化的符号。

  

另类私伙:围壶享受“真水无香”

  图:此壶即来之不易的“孟臣壶”配文系吕先生玩壶心得

  

另类私伙:围壶享受“真水无香”

  图:文中主人公吕先生

  

另类私伙:围壶享受“真水无香”

  图:因壶嘴崩小口特镶金边的朱泥小壶

  

另类私伙:围壶享受“真水无香”

  图:朋友刻了几天的像“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紫泥壶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