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中国画院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办院新路“创作课题制”结丰厚果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07:53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张立行

  “创作课题制”

  “创作课题制”指的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能否被画院聘用,主要看他(她)的创作课题能不能“中标”。画院原有的画师只保留档案身份、档案工资和原有职称,对其他工
资性支出,画院停止支付。画师的报酬主要来源于课题经费以及成果奖励,做到“不养画家养作品”。

  2006年新春来临之际,上海中国画院在全国专业美术创作机构中率先实施的“创作课题制”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经画院艺委会评审通过,政府部门拨出150万专项资金收藏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创作课题的21幅优秀作品。

  此举从机制上根本打破了延续了几十年的国家画院画师终身制的惯例,对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了新尝试;确立了国家优先收藏优秀主题性作品的制度,为文化积累创造了条件。

  不养画家养作品

  据记者了解,现在国内大部分国家画院的画师都是由国家养起来的。这些专业画家拿的是国家固定工资奖金,而且只要跨进了画院的大门,不管艺术上如何,均为终身制。另一方面因为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的水涨船高,靠着国家画院的金字招牌,画院画师的作品市场销路远远好过社会上的一些画家。一些画院专业画家沉湎于市场,无暇在艺术上更上一层。这在某种角度上也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浪费。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认为,作为国家画院的画师不能仅仅因为画卖得好就沾沾自喜,他们应该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创作出一批真正无愧于时代、能够传之后世的精品力作,在艺术创作方面起示范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国家画院画师的终身制,从机制上根本解决问题。

  上海中国画院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画院抓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主题创作活动这一契机,启动了酝酿已久的“创作课题制”,以深化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因此,此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创作课题,也是对上海中国画院现有画师的任职资格的一大“考验”。

  课题制推出后,得到了画家们的热烈反响,也调动了画家们的创作积极性。大家积极深入生活,苦心创作了一批抗战题材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公开展出后,得到了各方面的称誉。

  倡导国家收藏当代优秀作品

  上海中国画院实施“创作课题制”,也是在倡导国家收藏当代优秀作品的理念。

  施大畏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已有不少国家拨专项资金用于收藏艺术品,但大部分都是收藏古代、近代或者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品,很少用于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就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不少当代画家的优秀作品都流失在市场上,国家机构收藏的作品数量十分有限,即便收藏的也不一定是艺术上有代表性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大多是依靠画家无偿自愿捐赠的;二是无法有效地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当代画家积极参与创作一些重大题材的作品。因此,我们现在倘若要专门到国家艺术机构去集中看一位当代画家的作品,未必能够如愿。

  优秀当代画家的优秀作品如果国家机构现在不出资收藏的话,今后再要收藏一是付出的代价可能更高,二是未必能够收藏得到。因为一个画家的创作高峰是有周期的,国家机构的收藏最好是与画家的创作高峰周期同步。否则,“过了这村就没有那店了”。另外,现在画家要创作一些重大题材、重大主题的作品,可能从短期看未必有多少市场收益,但是在艺术的提升突破上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有专项资金对这些画家进行资助,就能使其安心创作。而“创作课题制”的推出,恰巧从机制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事实上,不少从事艺术品经营的市场人士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创作课题制”的画家的作品刚刚公开展出,就有不少画商闻讯而来,要求以重金收购这些作品。一位画商公开说:“这些是真正具有未来市场价值的作品,是优质‘潜力股’。”

  左图:上海中国画院部分领导和创作骨干,正在对画家朱新昌的抗战题材作品《二月里来》进行分析。本报记者谢震霖摄

  上图:上海中国画院画家在野外写生“修炼内功”。

  (本报资料照片)

上海中国画院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办院新路“创作课题制”结丰厚果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