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耗了3年,花了千万,建了个桥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2:15 现代快报

  发展交通心切而不顾实际能力,广西藤县出现了一项耗时多年、建建停停,至今还不能发挥作用的“裹脚工程”———“西江第一长桥”。有桥无路,大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当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发展心切几万元启动大工程

  横跨浔江(西江上游主干的一段)的藤县曾坐拥水路交通的优势,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周边县纷纷大搞陆上交通建设,而藤县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还只有30多公里的柏油路,绝大部分都是四级公路,发展陆上交通十分迫切。

  此外,浔江把藤县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县委宣传部部长覃振明说,他从县城出发到北部的宁康办事,要经过邻县再折向北,往返约要一整天。“如果在濛江镇排队等候轮渡,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才能搭上轮渡过江,而且经常因枯水和风浪停航。”他说。“一江两隔”,南北交通严重受制,县域经济发展也备受困扰。

  为了解决好公路交通发展滞后尤其是南北交通不畅的问题,1992年县里成立了西江大桥和津濛二级公路建设指挥部,着手修建全长1517.03米、号称“西江第一长桥”的西江大桥,以及津濛二级公路,当时“估计”总投资为3000万元。但是,拥有90多万人口的藤县当时的日子是紧巴巴的,全年财政收入只有8000多万元,而且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并长期欠账。大桥从1992年陆续进行筹备、清理场地等前期工作,1995年10月举行了正式开工典礼。据当时指挥部出纳杨敏昌介绍,工程指挥部成立之初财政一分钱都没给,县交通局、物资局拨了几万元才有了启动资金。

  急功近利忽略前期现场勘测

  路桥工程一上马,后续资金的注入成为大问题。杨敏昌告诉记者,除了动员施工单位带资进场外,有关方面决定采用当时通行的办法,在全县范围内为路桥工程集资筹款:每位农民每年缴纳15公斤稻谷,干部职工每人每年扣除一个月工资,连续集资3年,并发动在外的藤县籍人士募捐。从1995年成立集资办到1997年初按照中央精神停止集资,实际集资两年。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原指挥部分成了路、桥两个指挥部,各负其责。时任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的霍煜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预算,大桥在建设中改变了原有的桥型,并要“造得更漂亮一些”,因而总造价节节上升。造桥时,由于忽略了前期的现场勘测,19号桥墩下钻打穿了地下河,仅一个桥墩就用了3年时间,耗资上千万元。

  盲目冒进大桥建成有桥无路

  霍煜梧称,从1995年到1997年,大桥建建停停,有关方面通过向交通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努力争取到5240万元帮助藤县建设西江大桥的资金。然而由于工程浩大,这笔资金仍不“顶用”。到了1997年,西江大桥完成桥墩建设后几乎停工,当时工程指挥部人员一个月的补助才100元。

  严重的项目包袱令藤县决策者开始反思。从1996年开始,藤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几大工程进行全面清理压缩,把包括津濛二级公路(此时已为潭东镇到太平镇的二级公路,全长60多公里,总投资约6亿元)在内的半拉子工程全部暂停。西江大桥停工以后,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撤销大桥建设指挥部,成立藤县润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企业运作把大桥和津濛公路一起打包对外招商。接着,润通公司股东之一、梧州市交通局下属的梧州恒通公司注资全面接管了路桥项目的债务和对外招商,并将规划的二级路重新报批为可以收费的一级路,但在2002年8月招标流产,此后连续两次招商都没能成功。

  所幸的是,藤县在各方面的支持下,集合全县之力终于使大桥在2003年11月15日通车,从1992年开始前期工作算起到大桥竣工,这项工程耗时多年,总投入8400多万元,但计划中60多公里的津濛二级公路至今只有西江大桥北桥头约2.5公里的路基。有桥无路大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结教训决策没有量力而行

  不久前,藤县方面与南宁市一家投资公司达成潭(东)太(平)一级公路的建设意向,藤县人民盼望了多年的南北交通问题将可得到逐步解决。但收了干部群众集资的钱粮,费时费力修建的这座大桥至今仍是一座“断头桥”。这一事件给藤县上下带来的思考还没有结束。

  在总结教训的时候,现任县委书记秦国明诚恳地说:“桥通路不通,我们压力的确很大。现在看来,当时的出发点、方向是对的,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主要是决策没有量力而行。”

  秦国明认为,首先是盲目铺摊子,决策缺乏科学分析和规划,没有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据他介绍,当时藤县全年财政收入还不够发工资,而修桥的资金缺口如果没有上级部门支持,“就是一年不吃不喝也还不清!”整个工程建设缺乏科学论证,运作不规范。据当时的指挥长霍煜梧介绍,修桥之前只借用了前面的一次勘测资料,结果因为打穿地下河,一个桥墩就耗时3年,耗资上千万元。当初建桥的资金使用也很不规范。

  “这件事造成负面影响无法估量:地方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信用形象受损,也打击了群众修路建桥的积极性,施工单位同样因为屡次拖欠工资而使企业信用蒙受损失,”秦国明说,“尽管当初改善交通的指导思想是对的,但教训告诉我们,发展不是靠一腔热情就能解决的,来不得丝毫的急功近利。”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