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招聘中的病态文化:论属相、讲八字、看血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8:45 国际在线

  

招聘中的病态文化:论属相、讲八字、看血型

  蔡子君画

  提要

  在人才选拔上,不重德才,却去论属相,讲八字,看血型……一些企业及其老板,祭起文化的旗号,似乎就可振振有词,然而,这丝毫不能掩其荒谬。

  今年是狗年,有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把“属狗”作为一个优先条件。长春市的一家企业,年初更在报纸上刊载一则广告,声称以年薪20万元的标准招聘“属狗”的人才。

  看来属狗的人要走运了。实际上,“东边日出西边雨”,也有些企业在招聘广告中明确拒绝“属狗”的。35岁的徐女士应聘一家化妆品公司,各方面的表现都得到公司的肯定,但最后却因她属狗被刷了下来。

  除了生肖狗,其他的11个生肖,也几乎同样成为一些企业招聘的前提条件,成为一些求职者的一道门坎。有家珠宝店招聘营业员,规定只接纳属蛇的,因为蛇寓意“钱串子”,能带来财运。而有家金店招工,因其老板生肖属鼠,凡属相与鼠相克的人,诸如生肖属蛇、龙、虎的一律不要,只考虑属猪和属羊的。

  除生肖属相外,在招聘中,还有讲究血型、八字、姓氏的。有些企业不要AB血型的人,有些企业不要八字不合的人,有些企业则拒绝姓贾、姓裴的,因为“贾”“假”同音,会影响公司信誉;“裴”“赔”同声,会导致生意赔钱。

  招聘员工,应当考虑的是学历、经历、能力与思想品质,有些单位加上了性别、身高、籍贯等条件,已属歧视性行为。而把属相、血型、姓氏、八字之类也视为必要条件,更在职场刮起一股愚昧之风。

  更有甚者,这些招聘者竟大言不惭,扯起“文化”的旗号。比如,有的声称“属狗”的人必然具有狗的优秀品质,“这是我们选拔员工的必备条件,符合这一条件才能与我们的企业文化相匹配”;比如,有的表示请风水先生看过,如任用与他生肖相克的人,必然亏本,他不能不尊重命理文化。

  祭起文化的旗号,实际上丝毫不能掩其荒谬。文化,有健康的文化,先进的文化,也有腐朽的文化,落后的文化。以属相等天生而无实际意义的东西来判断命运,是一种迷信,是愚昧与无知的产物。随着文明的发展,社会日益理性昌明,其影响应越来越小,而不应是越来越大。南宋费衮在《梁溪漫志》一书中,就曾用数学的方法批驳了生辰八字论命的荒谬:“若生时无同者,则一时生一人,一日当生十二人。以岁计之,则有四千三百二十人。以一甲子计之,止有二十五万九千二百人而已……则生时同者,必不为少矣。其间王公大人始生之时,则必有庶民同时而生者,又何贵贱贫富之不同也?”毛泽东于1927年在湖南也用类似的方法,向农民揭穿“信八字望走好运”的虚妄,宣传破除迷信。

  迷信,如果一定要插上文化标签的话,可称之为一种病态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但凡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突出两条:一是重道德,讲诚信;二是重科学,讲理性。热衷于搞迷信,只反映企业与管理者的愚昧与无知,这样的病态文化非但不能带来兴旺,反而可能引向衰败。(文/江曾培)

  相关链接

  大学生何必为工作“作践自己”

  2月4日新华网报道,如今一些企业在招聘时的做法近乎荒唐,即不看大学生的求职简历,而是看其生辰八字和姓名与公司“命脉”合不合,会不会“犯冲”,更有企业问大学生“会不会喝酒”、“会不会跳舞”。由于时下一些企业的招聘条件和要求奇特,使得大学生们为应聘而临时“充电”,于是在成都一些书店,诸如《厚黑学》、《厚黑人物》、《职场三十六计》等书籍,已成为毕业生的“另类教材”,以帮助其尽快脱离“学生样”,更像“社会人”。

  也难怪,假若招聘者在招聘中任意更改“游戏规则”,大学生若不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便难免被招聘者淘汰。于是,大学生们便不得不舍弃综合能力乃至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去迎合招聘领域存在的某些不良社会现象了,比如修炼“厚黑功夫”,增强喝酒跳舞技能等,强迫自己与社会现实保持“零距离”,跟招聘者的另类游戏规则实施“逆向接轨”。曾几何时,大学生为谋得一个满意职位,纷纷在求职简历上做文章,女大学生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作践自己”,拍“低胸照”,打“擦边球”,向用人者展示“美丽”本色,或者干脆自诩“社交能力较强,能喝酒”,以赢得招聘方所谓的好感或青睐。可如今,招聘者设置的门槛愈来愈高,招数愈来愈奇,甚至连生辰八字都考虑在内了,以至于应聘者不得不主动“充电”,直至奉“厚黑”为做人圭臬,积极与对方“逆向接轨”,以适应别致而另类的招聘节奏。

  可是,假若为谋得一个饭碗,那些本来十分优秀而本分的大学生便变得如此不自信,甚至甘愿主动与社会实施“逆向接轨”,如此怪诞的现象,恐怕就很值得令人深思了。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从女大学生拍“低胸照”,到编造虚假简历,再到眼前大学生们为求职而“恶补厚黑学”,所有这些现象,恰恰是对招聘领域诚信原则的最大伤害。这里面既有主观因素在起作用,恐怕更有诸多客观因素使然。从主观上讲,大学生们眼下求职期望值过高,刚出校门便直奔“白领”,或非优厚职位不应聘。如此便自我缩小了应聘空间,更增大了求职成功的难度,一旦遇到合适职位,便不择手段一哄而上,以至于对招聘者开出诸多恶劣的条条框框也处处迎合,主动适应和“接轨”。就客观环境而言,人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招聘者胃口越来越刁,直至提出一些另类的“企望”和要求,求职的大学生在万般无奈之下,也只好屈从和认可,哪怕是“逆向接轨”也在所不辞了。

  实际上,无论是靠“自我作践”向招聘方献媚也好,抑或是修炼“厚黑”实施“逆向接轨”也罢,都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因为靠如此“短期化行为”迎合企业的卑劣做法,不仅不可取,而且还会助长此种恶劣情形的蔓延和升级,使求职者自身陷入更加被动或不堪的境地。毕竟拿“厚黑”之类的另类素养去赌一个如意的职位,最终吃亏上当的恐怕还是求职者自己!因为他得到一个合意的职位,同时却失去了做人的本钱。(文/周士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