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张左己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9:21 黑龙江日报

  一心一意谋发展和衷共济图振兴2005成绩喜人

  “十五”时期,全省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和衷共济图振兴,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0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55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2.5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62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2005年粮食总产360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绿色食品种植面积3490万亩,比上年增长44.6%;粮牧“主辅换位”扎实推进,在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情况下,畜牧业产值实现46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0%,进入全国畜牧业大省行列;劳务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转移农村劳动力40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21.6%。工业调整改造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66.3亿元,利税146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和35.9%;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开局良好,东部煤电化基地顺利启动;六大产业基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0%,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5.2%,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0%。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又有9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和基本完成改制。重点企业剥离不良贷款308亿元,省属107所企办中小学校移交工作基本结束,大中型企业的506个辅业单位与主体分离。农村税费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粮食企业“三老”问题基本解决。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四个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形成了一城、两园、五个中心、百家以上单位竞相参与的科技合作大格局。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9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9%,其中,对俄进出口额5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5%,继续保持全国对俄进出口第一大省地位。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31亿元,比上年增长59.2%。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加快,2005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H5亚型禽流感疫苗获一等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6.7%。一批科技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应用,有10家科研单位参与了“神舟六号”飞船的研制,并提供配套服务。在97.0%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城乡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取得新的进展。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3个市(地)疾病防治控制体系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爱国卫生运动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扎实推进。文化、体育、人口、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哲学和社会科学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第十届全运会上,我省实现了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的历史性跨越。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生态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不断规范。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安全生产事故下降,群众上访案件减少,保持了全省社会稳定。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3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2%和10.7%。群众购买力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新增就业69.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2%,低于控制指标1.08个百分点。城镇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基本完成,172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向失业保险并轨。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532个贫困村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28万人实现脱贫,完成了1392个村屯、82万人饮水解困任务。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加快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保护资源环境,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3.0%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0%以上。在工作安排上,重点向建设新农村倾斜,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倾斜,向扩大投资和消费倾斜,向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倾斜,向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倾斜,向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倾斜。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和谐社会2006目标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落实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深入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积极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种植业标准化达到1.2亿亩。调整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力扶持和发展饲料加工业,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饲草生产体系。着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省建设,突出做好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尽快改变我省大量原粮出省局面。

  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两江一湖”干流沿岸大型灌区工程,把三江平原建成全国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基地。突出抓好西部旱区水源、节水灌溉和东部地区除涝工程建设。加强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土壤肥力建设,全面提升地力。大力加强农机化建设,新组建标准化农机作业合作社200个。完成1万公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力争两年内完成600个村的整村脱贫任务。积极开展生态村镇建设试点。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

  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坚持走优势产业立县、工业经济强县、基础产业稳县、非公经济活县的发展路子。继续实施抓两头带中间战略,支持强县加快发展,确保十弱县今年实现脱困目标。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搞好“三项改革”,完善“四项制度”。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调整改造,提高产业层次。大力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在财税、金融、技术、人才、政府采购等方面,制订系统配套的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继续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发挥产业、技术、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提升和优化工业整体素质,增强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抓好一重集团主体改造、东北轻合金超大规格铝板带材等项目。做大做强石化产业,积极推进大庆120万吨乙烯、75万吨聚丙烯扩建等项目。切实加强能源基础产业,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全面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着力发展现代医药产业,继续推进“北药”开发,努力振兴食品工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由粮食大省、畜牧大省发展为食品工业大省,积极发展森林工业,推进林业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林业结构。

  加快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按照新体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态化的要求,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15个启动区基础设施和190个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增加值150亿元,使其成为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先行区。

  努力提高优势产业集聚和配套能力。积极承接有利于促进我省工业发展的国内外产业转移,纵向延长产业链条,横向密切产业联系。

  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继续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结构调整、社会发展、平安保障、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哈大客运专线、哈尔滨磨盘山供水工程、鹤岗鸟山煤矿、齐齐哈尔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化、煤矿安全改造、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等200个大项目建设。争取“十一五”规划项目的国家投资,支持中央大型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省内企业的技改投资,通过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和民资。项目建设坚持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对接,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与企业实力相适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投资质量和效益。

  深化改革逐步完善体制保障

  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

  继续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发适宜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和集体企业改革,形成一批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非公有制大型龙头企业。

  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力争培育一批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大力推进投资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突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特别是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全面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坚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类推进、确保稳定的原则,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科研事业单位改革。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努力扩大第三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不断壮大旅游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扩大旅游经济规模。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和引进物流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哈尔滨、大庆等10个物流园区和15个专业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构建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一体化的服务体系。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办好专业展会和其它不定期展会,做大做强会展经济。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落实有关消费政策,培育拓展经济型轿车、商品房、文化、教育、旅游、健身等消费热点。

  做好财税金融工作

  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步伐,构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认真做好财税工作。继续推进财源建设,完善财政激励政策,特别要加大“三奖一补”投入力度,增强财政实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切实加强金融工作。进一步疏通银企信息渠道,加强银企对接,形成新型银企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积极吸引外埠、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到我省开展业务。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以及再就业援助行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城镇社保试点成果,强化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并轨人员后续服务,继续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加强和改善社会救助工作,广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和救灾解困措施。

  深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龙江”为主线,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机制。加快构建公共应急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做好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投入,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

  努力改善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大中城市功能,加快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排水、交通通讯、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面积,大力推广廉租房,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兴建农民工公寓。认真抓好旧城改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完善和推行行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标准,切实抓好降低消耗工作。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积极的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抓好节约降耗、减量排放和资源再生利用。

  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松花江水体污染后续影响及治理的评估和论证,加快消除污染并启动松花江流域的综合治理。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进一步加快生态省建设,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搞好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快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和草原丰育步伐。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大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力度,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积极推进对俄66个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项目建设,争取年内10个以上项目正式开工。

  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巩固扩大日、韩、东南亚和香港等传统市场,加强与东盟的经贸联系,开拓欧美、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构建多元化的经贸格局。加快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优化贸易结构,努力打造品牌。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工程承包,合理利用境外资源,建立境外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带动优势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六大产业基地、东部煤电化基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等实施产业招商、行业招商和品牌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和质量。继续加大国内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省际间区域合作。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继续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强化科技队伍建设,建立稳定、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加强高级管理人才、高端研发人才、高层创新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市场建设,营造人才聚集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加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县职教中心建设,在重点专业领域建设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大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抓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积极实施“1115”工程。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好妇幼卫生保健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培育体育产业。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诚信龙江”建设活动,塑造黑龙江人的新形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