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也想有个温暖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05:46 山西晚报

  他们有的一出生就因身有残疾,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冰冷的大街上;有的从小被拐卖,不知道自己家在何方、父母是谁……福利院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落泪的故事。这些孩子们是怎么过年的?

  ◆更渴望小家的亲情

  昨日,记者来到市福利院儿童科,几个10多岁的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分钱”。原来,照顾他们的宋阿姨为了鼓励已入学的孩子好好学习,特意给了他们每人五元的压岁钱。虽然不多,却是许多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份压岁钱。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有疼他们的叔叔阿姨。过年时也穿新衣服,但这些都难掩对家、对爱的渴望。

  20岁的小站从小在福利院长大,院里的一个妹妹被领养后,他去过妹妹的新家。他羡慕地说:“大家和小家不一样!有家的感觉很特别!”

  福利院负责人感叹,比起大家庭的温暖来说,孩子们更渴望小范围家庭的亲情。

  ◆爱心涌向福利院

  从2004年福利院实行家庭寄养制度后,院里的大部分孩子已回到了家庭。现在,院里还有60多名孩子。随着社会进步,各界也越来越关注这里的孩子们。

  记者采访时,正好碰到利用假期时间来当义工的大学生小贾。得知市福利院的地址后,春节一过就来了。家住漪汾街,没有直达车,小贾仍每天乐颠颠地坐40多分钟的公交车来到福利院,陪孩子们玩耍,教他们读书、画画。

  ◆希望温暖能持久

  在太原火车站工作的史改梅,因为工作的缘故,共捡到过151名被遗弃的孩子,许多孩子都是她亲自送到福利院的。以后,除了经常去院里看望,她还领孩子回家过年。今年春节,因工作关系没能接孩子们回家过年,只是在大年廿九,匆匆给他们买了新衣服。

  虽然每逢节假日,都会有人来院里慰问,但孩子们对小范围亲情的渴望还是很难被满足。采访中,当问到想不想和来看他们的叔叔阿姨回家过年,他们很为难:“想去,可是都不熟,去了以后比较难受,还是不去好。”

  福利院负责人表示,像史改梅这样能将献爱心长期坚持下来,成为一种习惯的很少,许多人都是临时来一次,尽管也有人愿意接孩子去家里住,但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福利院不可能让他们把孩子接走。

  快到正月十五了,史改梅惦记着把孩子们接回家过个元宵节。她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叫她妈妈,小站过18岁生日的时候,专门为她唱了一首《绿色军营》,很让人感动。她就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多给孩子们一些家庭的温暖,让孩子们多享受一些亲情!

  本报记者龙艳萍见习记者孙轶琼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