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5℃和4℃为死亡临界值 死亡危险指数将可预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06:59 龙虎网

  【龙虎网讯】最近的降温,使得南京市第一医院一周内收治了12名因急性心肌梗死不得不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这一数据与平日相比翻了一番多。气候变化对于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最新完成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谓查和研究更是证实,当夏季日最高温度达35℃以上、冬季日最低温度达4℃以下时,死亡率显增高。专家由此制定了五级死亡危险指数,一旦气温变化就可由此向公众发出健康预警。

  35℃和4℃为死亡临界值

  根据专家对南京市1994-2003年死亡率和气温的统计发现,夏季当气温高于35摄氏度,冬季低于4摄氏度时,南京的总死亡率徘徊在10—15/百万,但是当气温高于35摄氏度,总死亡率将迅速上升,40摄氏度时更是蹿到30/百万。同样,当日最低温度低于4摄氏度时,总死亡率从14.3/百万飙升到24.2/百万。其中,老年人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尤其明显,在这10年的死亡人数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80.07%,而老年人夏季的死亡临界点降到了33摄氏度。

  四大疾病受气温影响

  1994-2003年这十年中,南京市居民死因前五位分别是: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损伤。省疾控中心专家对这五大类疾病每年的死亡率和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除了肿瘤以外,其他四类疾病都受气温影响,当气温高过或低于某一温度时,这四类疾病的死亡率就会明显上升:脑血管疾病的临界值为35摄氏度和7摄氏度;呼吸系统疾病的临界值为33摄氏度和1摄氏度;心血管疾病的临界值为35摄氏度;损伤和中毒的临界值为35摄氏度和6摄氏度。

  热平衡被打乱是主因

  对此,专家表示,人对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冷与暖等气象因素刺激通过皮肤传给下丘脑,下丘脑又支配脑垂体去调节内分泌系统,以保持机体的热平衡。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围,遭遇过热或过冷刺激,机体的热平衡调节机制被打乱时,都会加重机体生理性体温调节的负担,导致不适、疾病加重甚至死亡。

  死亡危险指数分五级

  “对气候与健康的研究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日益变化无常的气候下,将每天的危险指数传达给公众,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省疾控中心环境与放射防护科科长陈晓东主任医师表示。根据该调查的结果,专家们制定出了一个死亡危险指数,只要将当日的和前5天的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等81个气象因子按相关方程计算,就可以得出死亡危险指数。死亡危险指数分为五级,死亡率低定为一级;死亡率偏低定为二级;死亡率中等定为三级;死亡率偏高定为四级;死亡率高定为五级。据陈晓东透露,目前,省疾控中心已经和省气象台合作立项研究江苏省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预警,一旦该研究获得成功,天气预报将不再单纯地报道气温的变化,还可以增加健康危险指数气象预报,对于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大意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