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柳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7月出台 全局操控部门联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07:06 新桂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罗素玲

  狗年上班的第一天,柳州市红十字会、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农业局等许多部门,都在做相同的一件事:制订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柳州市政府准备在今年7月之前,全市制定一个总体预案,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

  “柳州模式”的应急预案

  近日,记者从柳州市政策研究室获悉:在今年7月之前制订完成的全市统一应急预案中,将有一个总体预案、25个专项预案及87个部门预案。负责这些预案制订的部门、单位有近百家。负责制订总体应急预案的是柳州市政策研究室。2月6日,记者采访了该研究室副主任黄劲。

  2003年10月,一个全国性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研讨会在杭州召开,黄劲带着柳州市的应急预案草案前去参加,还在研讨会上作了报告。

  当时,在全国受到关注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模式有3种,即以公安力量处理突发事件为主的“南宁模式”;由人民防空委员会牵头、“平战结合”发布预警信息为主的“鞍山模式”;以及以政府投入建立应急队伍为主的“深圳模式”。

  但这3个模式都不太适合柳州。黄劲说,当时柳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模式作了研讨,“南宁模式”需要大量的警力,“鞍山模式”难以承担复杂的社会急救工作,而“深圳模式”又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柳州市应该创建自己的模式。

  在调研的过程中,课题组专家们认为,柳州是一个洪水频发的地区,又是一个工业发展迅速、位处交通枢纽的城市,如果再来一次类似SARS的突发事件,如果没有缜密的防范预案,还会措手不及。

  2004年底,柳州市政府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了长远目标:利用3年时间,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应急预案微机管理机制,完善所有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制订,全面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公共突发事件。

  而这细致周全的设想以及全面启动的工作,当时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许多内容,柳州市在两年前就已提出了思路。

  部门应急预案初见成效

  建立各种紧急预案,近年来在柳州市各个部门均已开始。从政策研究部门的调查中获悉,目前柳州市大约有30个部门建立了防洪防灾、安全生产、重大交通事故、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应急预案,而像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内部应急预案,至少有10个以上。这些预案已在多种场合发挥了作用。

  柳州市农业局2005年初完成的蝗灾预案,就是其中之一。农业局植保科科长廖宪成介绍说,2005年初,他们根据政策研究室的指导方案,针对国内其他地区出现的蝗虫灾害,对柳州的农业情况进行调研,并针对柳州的气候、土壤、农作物种植情况等,分析可能出现蝗灾问题,作出了危险预测,并制订出详细的应对措施。

  2005年8月,通过农业监测,及时发现柳城出现了蝗灾。情况得到证实之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配有效农药,组织技术人员展开灭蝗行动,培训农民防灾技术,很快将蝗灾控制住,使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些成功的经验,为各种预案的制定提供借鉴。黄劲介绍说,即将出台的87个部门预案,其中包括有3个新闻媒体发布公共突发事件信息部分,以帮助人们正确了解突发事件的真相。柳州这种细致的设想,是借鉴了外地的经验。如2003年国庆节发生在桂林市中心广场的爆炸事件,由于桂林市政府在事发之后迅速启动紧急预案,3个小时后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及时将爆炸事件真相向各界公布,成功地阻断了谣传,次日各地的媒体均得以正确报道此事。

  全局操控部门联动

  经过调查研究,目前柳州市已决定制订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25个专项预案。为制订这些预案,去年年底该市召集水利、卫生、公安、民政等25个相关单位及县区政府部门的会议,针对发生率比较高的洪涝、地质、交通、生产安全事故、集体性食物中毒等事件,进行分析,力求制订出可操作性强的预案,并将组织专家一一论证。一旦事发,就可以立即调动人员物资,有效减少损失。这些预案日前已全部进入完善、修改阶段。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预定今年7月完成的柳州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项目,许多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如学习“南宁模式”建立的110、119、120、122应急处理平台,已初步形成,一旦出现交通事故、疾病重伤等,市民只需拨打其中一个电话号码即可获得帮助。同时,在柳州市各部委办局已开通电子地图,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相关部门通过电子地图,立即可以查到哪里有应急处理队伍,哪里有储备物资,从哪里调运人员车辆距离最短、速度最快。此外,该市还与相邻的桂林、来宾、河池等地,建立了城际间的应急网络,一旦出现大的突发事件,还可以申请外援。编辑:杨东作者:罗素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