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具有贵州特色旅游发展战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09:41 贵州日报 | |||||||||
当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势很好,应该说在刚过去的一年,是贵州旅游业发展最好的一年,尤其是通过举办“国际黄果树瀑布节”、“多彩贵州风”和开展“红色旅游”,把独特的喀斯特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贵州民族文化及红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旅游—文化—经贸联成一体。在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有力地调动了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能动性,使贵州旅游业展现出蓬勃生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令人感到欣慰和鼓舞。
回顾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我们既要看到贵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毫不逊色地名列全国前十位,也应看到贵州旅游业与周边省市区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内、外旅游大市场着眼,实施具有贵州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从加强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建设入手,通过培训、考核、调整和充实,提高全省各级旅游管理干部的业务知识水平,达到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切实建成一支懂旅游、懂旅游经济与文化、懂有关政策法规、懂旅游管理、会外语和会旅游电子商务的旅游干部队伍。大力加强导游队伍的管理和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导游员的规范管理,无论是专职导游还是兼职导游,都应列入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导游服务中心和旅行社的管理范围;严格培训、考核、年审制度,通过各地、州、市旅游局、旅行社在评选出优秀导游员的基础上,举办全省导游大赛。树立典型,制定优秀导游员标准,进一步提高导游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实行佩带优秀导游员证上岗,塑造贵州导游的良好形象。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抓紧培养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导游员,以服饰、礼仪礼节、导游风格、导游语言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国内外游客到达这些地区旅游第一印象就被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所吸引。加强各地景区、景点的导游员培训,使其解说词紧密结合景区、景点的特色发挥,更具有文化艺术性、科学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把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间传说和民族风情很好地融入解说词中,从而提升景区、景点的文化品位。 进一步加强大专院校旅游系和旅游中专的建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培养旅游人才。这是实现贵州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程。有关部门可制定优惠政策,为大中院校旅游专业的师生提供免费赴景区考察实习的机会。可借助外省院校的教学力量,培养旅游人才。 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建立起“一个市场,三个中心”,即贵州现代化旅行社市场、贵州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贵州旅游投资咨询服务中心、贵州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组建现代化旅行社市场,把各个旅行社的经营门市部相对集中到一个交通便利、区位适中的地方,形成贵州旅游对外宣传、促销的窗口和网络。组建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并在各地、州、市、县(区)及景区设立相应的旅游购物门市部和购物点,加强诚信经营管理,充分发掘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土特产品,开发各种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实行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收集、销售相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以提高贵州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可信度、便利度,促进贵州旅游商品的发展。组建旅游投资咨询服务中心,省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投资旅游业优惠政策,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将有利于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来发展贵州旅游业,加速贵州旅游硬件设施建设;组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要是根据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结合贵州实际,进行方向性、战略性方面的专题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旅游决策当参谋,也为各地、州、市、县(区)发展旅游业,进行咨询服务,并与中国社科院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对接。中心的研究员可以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办法,组成研究队伍,通过这个中心,把贵州旅游业方面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并聘请省外的一些知名学者当顾问。 进一步加强省会城市贵阳市为中心的各个旅游城市、县(区)、镇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资文明和环境文明的建设。目前还要强化贵阳市城中的环境绿化和美化工作。另外,贵阳市主要街道两旁建筑物的广告牌显得杂乱无章、影响市容,需严格规范管理。为了把贵阳市建设成为现代化旅游城市,机关、学校、商店、旅游定点餐馆和的士司机都应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礼貌、礼节,宣传社会公德,规范交通道路标志,合理布局公厕,倡导自愿者服务;同时,增加和改进城中的雕塑(如喷水池可以“多彩贵州风”为主题,塑造民族歌舞群雕及音乐喷泉。因为长期以来,喷水池就是少数民族“四月八”聚会的地方)。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来营造贵州旅游的大环境、创建和谐社会氛围。 在大力对外宣传促销的同时,抓紧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切实改变贵州旅游产品还比较粗糙的现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贵州乡村旅游加强引导,支持帮助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并对开发乡村旅游的业主及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成立乡村旅游协会,促进行业的信息交流和规范化管理,使贵州的乡村旅游沿着“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方向发展。 作者:梁炜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