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际科技合作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4:09 科技日报

  本报讯 在中国科技信息所的办公室里,科研人员轻点鼠标,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科学数据即刻跃上屏幕。这些数据是由贯通北半球的国际高速科研学术网络传输的。如今,在科学研究数据获取上,我国已经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

  这个环球教科网络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结出的硕果之一。越来越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已成为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有效手段。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说:“自主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需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未来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

  国际科技合作层次、规模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005年6月6日,中美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在浙江杭州成立。根据中美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该研究院由

浙江大学和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共同组建的集科学研究、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为一体的科研实体。研究院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运作模式、管理机制、人才、技术和资金,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科研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中美科技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新亮点。2005年中美科技合作可谓高潮迭起,好戏连台。2005年8月,双方组织召开了中美先进反应堆技术研发合作磋商会,这是两国首次商谈先进核技术领域事宜。在卫生健康医药和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与对地观测)两个新合作领域启动了与美方签署合作文件的谈判,中美科技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10月24日,美国AMD公司与科技部在京正式签署了微处理器设计技术授权谅解备忘录,AMD将向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转让低功耗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

  10月27日,华能集团加入美国政府发起的“未来发电”计划项目企业联盟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首次参与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未来发电”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座近零排放、发电容量为275MW的商业示范电站。

  此外,我国通过与来访的美资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咨询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举行会谈,就软件外包、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新材料和照明、Linux操作系统和开放软件、生物芯片、循环经济设备再利用、风险基金等领域开展合作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积极开展科技合作。

  中欧在欧盟科技框架计划下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庆祝中欧建交30周年,2005年5月12日,中欧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中欧科技战略高层论坛”,促进了中国、欧盟及其成员国在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的相互了解和借鉴。

  截至2005年9月,我国参与的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项目已达到108项,包括大学、科研院所和其他机构在内的我方参与单位约160个,项目总投入约4.18亿欧元。项目覆盖了信息技术、能源、材料、生命科学、农业、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已超过俄罗斯和美国成为最大的第三方参与国。

  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并且加入了1000多个国际合作组织。

  靳晓明司长说,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着相当的差距。在经济科技全球化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全方位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为自主创新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我为主抓好大项目

  2005年6月28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率团参加了在俄罗斯召开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第2次部长级会议,会上徐冠华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ITER联合宣言》。本次会议确定将ITER场址设在法国的卡达哈什。经过多轮谈判,我国参加ITER计划的组织筹建和工程准备工作正式启动。

  ITER是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又一个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像这样的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合作,中国的参与尤为重要。2005年,国际科技合作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科技竞争力为中心,积极推动双边科技合作与交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进展良好,首批项目已经启动,双方将就中国参加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监管组织和伽利略计划特许经营体进行谈判。中方签署了由德国政府发起的《国际反质子与离子加速器》和《欧洲X射线自由激光电子装置》两个大科学项目筹备阶段的谅解备忘录,为未来中国参加国际大科学合作迈出第一步。《中法信息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就芯片、高性能服务器、源代码开放软件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中法两国信息领域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中英在能源科技和E-SCIENCE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除了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我国还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2005年共立项164项,安排经费1.6亿元人民币,支持国家各大科技计划中需要国际合作和可以对外开放的项目,在龙芯通用CPU、7000米载人潜水器、氢能电动汽车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许多国家重大项目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始终贯穿着国际间的合作。”靳晓明司长说,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升级换代和技术转移速度,在更高平台上开展创新活动,在创新路径上避免多走弯路,实现技术跨越和后来居上。通过国家科技合作,特别是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也为我国培养一流科学家创造了条件。今后要积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高水平的国际合作。

  推动企业“走出去”

  印度第三大化纤生产企业JBF公司计划上一个近1亿元的生产线项目,来自日本、德国和中国的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最终,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中丽制机公司赢得了该项合同。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培训班竟促成了这个大订单的签署。

  为配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我国科技产品、技术和企业走入国际市场,2005年科技部在发展中国家共举办35个技术培训班。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开办了“化纤成套设备、纺丝新技术和后继产品开发培训班”,中丽制机公司借机邀请JBF公司的技术经理参加。通过培训班的技术介绍和实地参观,印方增强了合作的信心。培训班结束后不久,中丽制机公司打开了印度化纤设备市场的大门。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能够自主生产CT等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公司。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消除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产品质量一直持怀疑态度的顾虑。同时也提高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扩大了海外市场与销售渠道,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了新的代理商,其中包括

伊拉克、哥伦比亚、叙利亚等国家。预计2005年,医疗产品的出口合同总额将达到1000万美元。

  技术培训班在发展中国家反响很大,它不仅展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推动我国技术和产品出口,进而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总部署下,“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了在海外建立科技园区的工作。目前,已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建立了五个科技园区,为推动我国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海外科技资源,提高我国科技研发能力、进入国际市场搭建平台。

  为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际科技合作将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靳晓明介绍说,今后在项目申报中推行“1+1”模式,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强化产学研结合。靳晓明指出,“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为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更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 刘恕 罗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