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别使我们忘记初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4:55 中国青年杂志

  别使我们忘记初衷

  ——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立中

  采访-本刊记者 亓昕

  记者: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才会引发人们这种“求无止境”的现象?

  谢立中:你所说的“求无止境”的现象,在传统社会中可能也存在,但只有在现代社会中才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一种普遍的心态。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技术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地、永无止境地发生变化,永无止境地运动更新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状态,所谓“一切凝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刻画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确保事业不断取得成功,也就不得不永无止境地去求新求变。“求无止境”慢慢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文化精神,并且内化为现代人人格中的一种重要成分。

  因此,“求无止境”并非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而是后天养成,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才普遍形成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特征。对于一部分现代人来说,“求无止境”可能已经成为一种主动的人格追求,如吴志翔文章中提到的那位摄影师;但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求无止境”则首先是一种必要,是其适应社会、改变自己以跟上时代或超越时代的必要手段。李佳明为什么要暂时离开央视?就是因为他有一种紧迫感,他不想“速朽”,他想“不朽”,想尽量长立不倒,所以去充电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这种现代精神首先形成于西方,对于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儒道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是否会有所冲击?

  谢立中:冲击当然是有的。中国

传统文化宣扬的是“知足常乐”“求稳慎变”“天道自然”或“天不变,道亦不变”等。对于习惯这些思想的人来说,“求无止境”可能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但我们又很难去抗拒这样一种“现代”文化精神的流行和影响。因为我们毕竟已经生活在一个相当“现代”的社会里了。身处这样一个已经相当“现代”的社会里,那些立意抗拒这种“现代”文化,坚持传统人格的人很可能就会变得“落伍”,最终被社会所淘汰。说到底,“求新求变”是现代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面对变动不居、新新不已的社会现实,我们似乎难有其他选择。

  记者:可是在现代社会中总有人会成为“弱者”,会跟不上“形势”,或者说“赶不上趟”,因而也就可能被淘汰。那么,对于这部分人来讲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岂不是很难得到幸福?

  谢立中:如果社会完全不管他们,任其自兴自衰,那么确实是这样。这里的“弱者”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其生存或生活暂时没有出现问题,但由于感觉到自己正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可能要落伍了,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焦灼感,陷入一种痛苦的精神状态,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精神疾患;另一种则是其生活乃至基本的生存状况都出现了危机。以西方的经验来看,对于前一种人,需要有心理医生以及其他的社会工作者去帮助他们。对于后者来说,则要靠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来使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使他们的生存危机在一定程度得到缓和。

  但无论如何,这两种人的幸福感总是会比别人低,除非他们能够放弃现代人的那些价值观。但放弃现代人的价值观本身就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这些价值观是从小就已经内化在我们人格当中的。

  记者:“求无止境”会推动个人和社会不断进步,是否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谢立中:应该说也是有的。一是会使我们逐渐产生一种难以消除的普遍的“疲惫感”,这种普遍的疲惫感正是现代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二是可能会造成大量发展进程中的断裂,使得发展的成果难以长期积累。第三就是有可能会使我们逐渐陷入一种异化状态,为求新而去求新,将“求新”本身当作目的来加以追求,忘记了求新图变的初衷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用过程替代了结果。

  记者:结果呢?

  谢立中:结果可能不但不利于社会发展,相反还可能是有害的。比如曾经流行的某些生活风格、艺术流派、绘画技巧乃至于某些技术发明等,除了新,它们可能毫无价值,甚至具有破坏性。

  记者:总结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管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都得不断地改变自己、超越自己,但我们在这样努力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了我们或者我们的社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人类的生活本身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适意这样一个初衷,不要把“求无止境”本身当成了目的,为了求新求变而去求新求变?

  谢立中:我觉得是这样。

  本期主持人:

  亓昕

  本栏插图:

  付业兴

  讨论信箱:

  luyin1020@sohu.com

  投稿传真:

  (010)66175959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