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艺复兴 如何让我读懂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6:14 光明网

  达芬奇、拉斐尔、提香……一大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在2006年之初与国人会面。但是参观者的热情似乎不像主办方期待的那样高涨。

  作为2006年意大利文化年的开幕展,“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已经于1月21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拉开帷幕。这次展览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马萨乔、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等2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不少堪称巨匠。这些作品分别来自意大
利佛罗伦萨乌斐济美术馆、学院美术馆等12个机构,共80余件作品。因此,主办方称,将持续3个月之久的这一展览能让观众“不出国门就可以看到佛罗伦萨12个博物馆里的精华”,而这也是“我们国家举办的规格最高的文艺复兴艺术展览”。

  如此一次饕餮大餐,观众的反应又如何呢?

  专家叫好 观众平淡

  作为中国研究世界艺术史的专家,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教授对此次展览的评价为“具学术性的大型欧洲古典艺术展,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进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内容最高水准的展览。”

  而中央美术学院中西美术比较专业博士刘礼宾在看完展览后也异常兴奋,他直接对记者说:“这次展览太好了,无论是从展品的质量还是布展上看,都可以称得上是国内一次非常重要、高水平的展览。这次展览不仅将文艺复兴从13、14世纪萌芽期开始到18世纪的人物肖像绘画艺术发展呈现出来,更有那么多大师级的作品出现,这在国内是非常难得的。其中那幅《帕拉德和人头马神》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即使80幅作品中只有这一幅是著名的作品,也能为整个画展添色不少。更何况这里还有提香的《有病的男人肖像》、波拉约洛的《女性肖像》以及拉斐尔的肖像画。”

  著名画家陈丹青则说:“我们会很高兴印象派来了,也很高兴20多年前法国乡村画展、波士顿收藏、日本的展览过来,可是我觉得最应该来的其实是文艺复兴展,它来得有点迟了,但还是很高兴它来了。”

  的确,这次画展主办方也称其为“极具学术性与观赏性”,但是对于美术界业内人士的认可与赞赏,观众的表现似乎并不是那么让人激动人心。

  有人把这次展览与前年举办的印象派大展作了比较,虽然这次有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作品来到中国,从质量上看,可以说与印象派绘画展不相上下,但是从人气上看,“文艺复兴”与“印象派”相比就冷落了许多。在印象派展览期间,参观人数最多时达到每天上万人,而据有关媒体报道,此次意大利文艺复兴展首日参观人数仅为1700人。

  在卡拉瓦乔的《手提哥利亚头的大卫》前面,参观者刘先生就对记者说,这幅画以前曾经在书上看到过,但是当看到真迹之后让人非常震撼能够看到这些大师的真迹也让人感觉非常难得。

  不过也有人在这幅画面前直摇头。“卡拉瓦乔为什么要画这样的一幅画呢?看不懂啊。”还有观众表示,此前“没怎么听说过卡拉瓦乔”。

  在展览现场,人们更多地是停留在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前。如达芬奇、拉斐尔、提香等,但是对于那些并不熟悉的甚至没有作者姓名的作品却是一带而过。“很多画就是一个人的头像,不太明白当时人们的想法。”在一幅《绅士和书私人肖像》前面,一位参观者向记者这样说。虽然这次来的作品都是肖像画,但是仍有一些观众直呼看不懂。

  布展独特 众说不一

  在展览入口处的左边,此次展览的意大利设计师特别设计了一个“只能远望不能行走的走廊”,他将地面颜色加深,利用投影仪在最远处放映一幅画作,观众一进门就好像走进了时空隧道一样。而整个展厅的设计也是通过窄小的走廊联接出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空间,空间的墙壁比较厚,其上则设计了一个大约30厘米至50厘米的内凹部分,在这里面悬挂画作。有的作品是开放式展出,有的则在外面加了一层玻璃,是封闭式展出。而为了与整个展览气氛接近,灯光的设计也比较昏暗。据说为了这个展览现场的设计,这位意大利设计师花费了两年多时间,并且是斥巨资才打造出目前的效果。

  对于这样一个布展现场,刘礼宾尤其推崇。他说:“展览的布局采用空间概念在国内的画展还是首次。将这些作品置于相对狭小的空间之中,就是为了让人们自己去体会当时作品产生的情景,反映文化发展脉络。而且这是一种限制人流的概念。如果你仔细体会就会发现设计者对空间之中每一点的设计都有他的独特用心。”

  但是对于这样的精心设计,参观者却似乎并不买账,记者就在现场听到有人说“阴森恐怖”4个字。而常年接触各种艺术展览的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韩劲松也认为,这次展览的一些设计并不是太理想,首先空间太过局促,作品摆放过于密集,在4平方米见方的空间内竟然摆放了4幅作品,而且是每面墙都有作品,人们站在场地中央看画的确有些拥挤。

  而说到灯光,韩劲松则用印象派画展做了比较。“印象派展览的时候,美术馆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灯光设备,它照在画面上是可以有不同形状的,方形、圆形,与画作形状相对应,虽然当时场地灯光很暗,但是画非常亮,很多人都说看上去好像画会发光。但是这次文艺复兴展的灯光却很暗,所以给参观者的感觉并不好。另外,灯光这么暗,标签还采用透明方式、放置也比较低,这对于观众参观都是不利的。”

  精心打造 如何读懂

  陈丹青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说:“只要敏感的观众,我尤其相信小孩子的眼睛,他们一进馆会立刻注意到这两张,他们自己会走过去的。眼睛比头脑还管用,你在现场观察一下,看大家在哪幅画面前停留最久,他会往这两幅画走过去,我有过很多经验。”陈丹青指的这两幅画一幅是波拉约洛的《女性肖像》,另一幅是卡拉瓦乔的《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这两幅画在所有的画作当中估价最高,均为5亿美元。

  然而,在现场记者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虽然站在这两幅画前面的人很多,但却不是人气最旺的,人气最旺的画作是达芬奇的素描《女人头像》。这幅作品本身尺幅并不大,再加上凹陷的空间限制,参观者必须要十分贴近作品才能一睹真容。但是这丝毫没有减少参观者的热情,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挤在这幅作品前面。一位参观者就对记者说:“在这么多文艺复兴艺术大师中,最著名的就是达芬奇,我们听得最多的也是达芬奇,因此听说有他的作品来了,那一定要来看。”事实上,像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记者在达芬奇这幅作品前做了一个小范围随机调查,10个人中有7个人都说,来看展览是因为达芬奇,“他太有名了”。

  对大师的追逐无可厚非,但是普通的观众却看不到众多业内人士所指的“经典”。展览的确精彩,观众却有些不明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韩劲松认为,这次展览中有一些作品是文艺复兴早期作品,都是13、14世纪宗教韵味比较浓的小祭坛画、神龛画,与普通参观者的距离比较远;印象派作品多数都是19世纪创作的,离现在的较近,而且大多都是风景画,有淡淡的小资情调,所以普通观众易于接受,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展览的参观人数反差很大的原因。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能够面对面接触这些国外优秀艺术品的机会很少,所以目前国内公众对于国外艺术品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太强。面对本次展览这样一个好机会,主办方应当更多考虑“普及”——国外艺术基本知识的普及。但就目前看,展览的品位、形式感、时代感很充分,但缺少了一些平实。

  也有专家指出,既然是要做一个面对公众的展览,就必须要考虑到国内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因为这毕竟不是一个专业展览、学术展览,要多从细节考虑,让一个展览不仅从学术角度欣赏是优秀的,更要让普通观众也能读懂。

  新闻链接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以人的形象为主题,通过80件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展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前后艺术的辉煌成就。这些作品涵盖文艺复兴酝酿期(13、14世纪)、早期(15世纪)、盛期(16世纪)、“风格主义”(16世纪中后期)和巴洛克阶段(17世纪及18世纪),横跨6个世纪。涵盖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前后各个地方画派和各种风格。

  其中最名贵的作品当数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大师马萨乔的《激动人心的圣母玛丽亚》和卡拉瓦乔的《手提哥利亚头的大卫》,以及皮耶罗·代尔·波拉约洛的《女性肖像》等。其中《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和《女性肖像》的价值均为5亿美元。而达芬奇手稿素描《女人头像》也备受关注,这幅素描作品是在纸上用银针尖刺出画面,并用碳酸铅白处理,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女性头像的代表作之一。

  据悉,这一展览将持续至4月23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