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市一中老师的课向全校开放 课堂向社会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6:35 常州龙网

  构建开放的课堂,培养开放的教师,营造开放的教育,这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市基础教育的著名品牌 ,市一中的开放性如今体现得更为充分,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个人的课向全校开放

  招呼不打就能听别人的课?老教师也听新教师的课?编写教案由个体行为变成分工合作?一些校园的老规矩全被打破 了。每个备课组内开设“新课程示范田”,由教改新锐担当排头兵,不同学科的教师无需打招呼即可随时走进教室听课。而像 费宏、陈雪泥、赵祖培等资深教师都很乐意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互相提高。地理教师李万龙已经听了同组吴文婷老师七八节 课。前者是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而小吴教龄还不到3年。李老师说:“小吴的课思路新颖,常常给我启发。”不过 有一次他对小吴的课不满意,就特地用相同内容给她示范了一课。2005年的第二个学期,青年教师平均听课达40节以上 ,最多的达70多节。

  本次课改既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又缺少教辅材料,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至关重要。去年教师节,学 校加大了对优秀备课组的奖励力度,加强备课组内部的互相听课,交流探讨。教师不再仅仅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还要负责 起整个备课组的“田间管理”。大家集中进行教学反思,交流教学体会,包括典型案例分析、困惑与对策、教学体验等;研究 下周教学内容及策略(主备人说课,其他成员进行评议);信息介绍(课程改革方面、学科教学改革方面)。备课组的作用在 课堂中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

  课堂向社会开放

  高一的几个教室里,费宏、陈小英、奚小玲等老师正在讲课,而坐在后排的则是一群特殊的听众,他们坐在孩子们中 间,一会儿瞪大眼睛盯着多媒体屏幕,一会儿歪着脑袋看着同学们讨论争辩,一会儿皱着眉头与同学们一起陷入沉思,一会儿 又神色舒展发出会心的微笑,陶醉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但他们既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师,而是一中邀请 来的学生家长。

  其实还在四年前,一中就以“聚集课堂”为主题,规定市、校学科带头人的课必须向全校开放。四年后的今天,随着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开放的形式已多种多样:一是名师示范课,对课堂教学改革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课题研究展示 课,让人们理解了教学科研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三是青年教师开课活动,在市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对外常规开课杜绝虚假、 不许试上,教师更多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水平。

  教育向生活开放

  “在湖中央的冰面上站着一个静止的人,非常着急。谁能应用生活中的力学知识帮助他回到岸边?”这是特级教师费 宏在上“力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一课时出的问题。学生应用生活经验,很快帮助冰面上的人利用头上的帽子解决了困境。 他又拿起学生桌上的书:“将两本书相互对插,然后水平对拉,结果怎样?分析其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这样的课堂里,课本、生活经验,都成了教学资源,教师不是在“教”教材,也不是在“教”教案,而是在服务于 学生的发展。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 生去学习知识。”而在汤艳等年轻老师的课上,也常常会自发响起阵阵掌声。

  当一中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的同时,一条近百米长的施工区白墙代替了往日主干道边的花草、树木,敏感的同学们提 议将白墙作一些装饰,主题性壁画创作活动应运而生。去年,各年级60名丹青高手手拿彩笔,用一个共同的主题“创建节约 型社会、学校、家庭”,将这条平时略显单调的白墙装扮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以此为代表,一中的德育追求的是入耳入心的实 效。无论是“回报母爱”主题活动、校园广场音乐会,还是草坪提示语征集,德育都在追求走进生活,走进心灵,取得了润物 细无声的效果。殷涛林以勤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