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享受慈善为何也有城乡差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1:17 京华时报

  真的没有想到,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为宗旨的四平市慈善总会,竟会因为刘福成是“农民”而不为其提供帮助。“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难道只有不幸的城区居民才是社会上不幸的个人,不幸的农民就不是社会上不幸的个人了?

  四平市慈善总会因为刘福成是农民而不为其提供帮助,让人看到的是:中国的慈善
事业与国家的许多城乡政策一样,打上了深深的身份烙印。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居民可以得到医保、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而农民却无法享受到。慈善总会作为一个公益性社会团体,竟然也沾染上了城乡二元结构下产生的这样一种习气,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这种打上了身份标签的“慈善”还是慈善吗?在笔者看来,这只能是一种伪慈善。慈善应该是针对社会上所有不幸的人,而不是一部分不幸的人;慈善不应该是一部分人专享的权利,而应该是社会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的。慈善贴上了身份标签,慈善事业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亵渎了慈善事业“关爱每一个”的神圣宗旨。

  其实,四平市慈善总会之所以让慈善与农民无缘,恐怕是与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有关。本来是一个公益性社会团体,却把自己当成了政府机关,所以,它要做的是为政府锦上添花,而不是弥补政府工作中的不足,对社会雪中送炭。在笔者看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如果需要向部分人群倾斜的话,更应该向农民倾斜。因为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更需要帮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月9日文/刘太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