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临汾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效显著:累计转移46.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4:12 山西日报

  本报讯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来抓,重点围绕“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创建品牌走出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转移46.9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1%。仅去年一年,全市就对10万人进行了引导性培训,6万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3万农村劳动力被转移到二、三产业。

  临汾市辖十七个县市区,多数为传统农业县,多年来,广大农民都是以种地为生。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临汾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和服务网络。各县市至乡镇政府都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管理领导组及办公室,以农业部门为主力,构建起“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联络员”三级服务网络。

  二是实施培育工程。临汾市实施了培育工程,包括:观念培训、技能培训和法制培训,按照定单和定向,大力开展“县内县外和就业地培训”,并与全国6个省市的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使受训的农民基本上都能得到及时转移就业,实现了劳动力转移由体能输出向技能输出转变。

  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近年来,临汾市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用工需求不断增长。曲沃县从事冶金、铸造、建筑行业的各类企业安置农村劳动力已达2万余人,仅宇晋钢铁有限公司一家就解决6000多名农民工就业。

  四是大力完善保障体系。为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临汾市采取了五项保障措施,即:建档管理、优惠办证;落实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和用工政策;解决土地流转和农忙务工;建寄宿制学校和敬老院;跟踪服务、破解难题。由于有效解决了土地承包、子女就学、老有所养、劳务纠纷等一些实际问题,确保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转得出、稳得住和迅速富起来。

  (裴振龙 王婧)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