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更密楼更长 未来成都步步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4:23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成都将鼓励城区建筑向两三百米高度发展,原则上不再批7层楼以下多层建筑,“高密”指标在制定中

  声音·深度·深情

  核心提示

  □提高建筑高度和人口集聚密度以达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遵循分区原则:中央商务区要高,历史文化街区不能高□“高”“密”重点主要集中在CBD和“六条经济走廊”上

  未来的成都,楼宇将更高,人口密度会更大———昨日,针对外界盛传的成都将引导城市走向高建筑、人口高密度之路的说法,成都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坦承:一个关系到成都城市整体建筑形态和城市风格的政策,确实正在制定中,成都将通过规划政策,鼓励更多的建筑向更高的高度发展,“原则上不再批7层楼以下的多层建筑”,具体政策不久正式出台。

  焦点关注A

  成都为什么要选择“高密”之路?

  日前外界纷纷传言,成都将改变原来的建筑限高政策,鼓励更多的建筑物向上百米的高度发展。昨日,记者为此采访了成都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

  “针对成都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特别是成都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成都确实提出了在城区建设地区形成‘高’、‘密’的城市发展形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规划思路。”市规划局规划处处长王松涛表示,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开会进行专项研究,初步形成了这种城市规划理念。

  据介绍,“高密”的核心思想就是集聚发展,通过提高城市建筑高度和人口集聚密度,达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的集聚。

  有消息说,未来的成都有可能成为30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走“高密”路线是否就是为了将来给这些人“找”地方住?成都市规划局建筑规划处吕振华表示,3000万人只能说是城市的一个预测人口容量,成都应做好迎接可能到来的这3000万人规划的准备。“土地紧张,要让更多的人能居住得下就要密,城市扩张成本太高,诸如占用耕地,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费用,这些因素也让城市向‘高密’发展成为了必要。”

  焦点关注B

  以何方式实现房“长高”人“增密”?

  王松涛表示,在这种理念的形成过程中,前期做了大量调研,主要是参照国内外同等规模城市的发展历程,再根据成都城市发展的实际得出成都的城市发展理念,并进一步提出了要节约用地、规模用地,通过科学的规划提高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

  王松涛还透露,城市向高向密发展的具体政策正在研究中。其核心和精髓就是“集聚发展”,其实施方式就是让房屋“长高”,人口“增密”。但“高密”不完全是行政上的政策,它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对一个城市进行规划引导。

  焦点关注C

  “高”“密”的发展区域集中在哪儿?

  城市向高向密发展,是否会造成城市空间全部都高楼林立呢?成都市规划局一位资深规划专家表示,高层建筑的建设将遵循“因地制宜”,不会造成高层建筑无序地遍地开花的局面。

  王松涛说,“高密”遵循的是分区原则,如中央商务区等该高的地方要高,历史文化街区等不能高的地方则不能高。那么,今后“高”“密”发展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什么地方呢?王松涛透露,“高”“密”发展的重点将在城市未来发展区域,也就是主要集中在前期确定的CBD和城市“六条经济走廊”上,它包括经济走廊自身的集聚发展和非6条经济走廊地区向6条经济走廊集聚发展。

  据了解,六大经济走廊是成都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人民南路南延线—华阳正兴—黄龙溪;成都—龙泉驿;新都—青白江—金堂(以新、精、轻产业为主);郫县—都江堰;成都—温江—邛崃;双流—新津—蒲江。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说,产业、居住、商业今后将向这些走廊靠拢,经济走廊上的建筑将向高度发展,人口密度将增大。

  焦点关注D

  “高密”成都会导致“城市病”吗?

  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不能选择简单化理解的“花园城市”,“城市的人居环境指标并不只是绿化一项,人居环境指标包括居住、交通、就业机会、安全等等,绿化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城市的高密度、高强度发展,并不意味着城市会变成‘水泥森林’,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带来更多的‘城市病’,如果城市的发展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城市病’就会减少到最低程度。”

  该人士表示,建设高密城市,关键在于合理的规划布局。如在布局高层建筑时,一定要结合成都市的地形地貌,不能让所建设的高层建筑阻塞城市的通风廊道,要用合理的高层布局,保证城市通风口的开敞和城市通风廊道的循环风。 记者彭永生肖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