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西宁市宣传思想工作纪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8:47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 西宁市宣传思想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在构建和谐西宁的进程中,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充实工作内容,丰富工作手段,使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在探索中加强,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省城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舆论支持。

  工作理念创新

  思路新。坚持“六抓”:抓品牌、抓策划、抓载体、抓典型、抓阵地、抓队伍;方法新。充分利用外部媒体、网络平台,让西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西宁;面貌新。全市宣传干部自觉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大创新大作为,小创新小作为,不创新无作为”成为大家的共识。

  近年来,全力打造“中国夏都·西宁”的宣传品牌,召开由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夏都文化内涵研讨会,形成了《高原消夏之城———中国·夏都西宁文化内涵研究概要》,从“清凉夏都、健康夏都、生态夏都、历史夏都、人文夏都、旅游夏都”六个方面予以定位。

  2003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共同举办了“走到一起来西宁放歌”大型文艺汇演。2004年制作了大型直播节目“花开中国”。2003年、2004年分别邀请俄罗斯艺术家和法国塔西提艺术家来宁演出。组织开展的“西宁人看西宁”、“城乡手拉手,共同奔小康”、“五进社区”、“走基层,看亮点”、“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得到了各界广泛好评。运用市场化手段编辑出版了《西宁市社区居民手册》、《夏都神韵》、《中国夏都》、《西宁文化丛书》等宣传书籍、画册。

  理论宣传抓实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始终把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作为重要的经常性学习内容,不断引向深入。

  着力在“贯穿”、“结合”、“转化”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施“借脑”、“换脑”工程,对全市县以上领导干部普遍进行了理论培训。结合西宁实际,先后开展了六次解放思想大讨论。

  强调领导带头,先学一步。全市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宣传部门协助抓的领导机制,形成了“一簿”、“两单”、“三本”、“四项制度”的运行机制。即学习考勤簿,学习安排通知单、考核成绩报告单,集体学习记录本、个人学习笔记本和课本,《学习中心组学习管理制度》,《学习中心组考勤制度》,《学习中心组考核制度》,《学习中心组考试制度》。

  内外宣传联动

  强化主题宣传,着力宣传中央、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特别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形成了声势大、力度强、效果好的特点。

  抓成就宣传。先后组织省市新闻媒体制作了电视专题片《不信春风换不回》,采写了长篇通讯《在市场经济挑战面前》和《在改革中挺进》,在省市媒体刊播。

  抓亮点宣传。持续两年组织数千名市民参加了“西宁人看西宁”活动。同时,连续几年组织省、市新闻媒体开展“走基层,看亮点”采访活动。

  抓典型宣传,先后组织媒体对杨家寨村和李家堡村女子炮兵连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开展了对舍己救人好青年刘汉洪、索南东主等同志的学习宣传活动,推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人物———城中区饮马街上滨河路社区主任、党支部书记郭艳荣。

  抓对外宣传。近年来,投入近100万元,在央视播出“郁金香节”公益广告片和“中国夏都一西宁”城市形象片。同时,投入资金20万元进行“中国夏都一西宁”的品牌注册和宣传,与上海东方卫视合作摄制长达110分钟的“花开夏都别样红”专题节目,与广西卫视合作制作了两期《寻找金花》节目,在香港阳光卫视、澳门卫视、广东卫视等媒体作节目,去年10次在《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组织了反映西宁改革发展成就的专版,在《新民晚报》、《大众日报》等媒体作专版介绍西宁。

  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抓精品生产。《寇准罢宴》、《秦腔将军》、《湟水情》等剧目,连续三届分别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秦腔现代戏《湟水情》获全国“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广播剧《小康之路———杨家寨小康村建设》、《大唐公主》、《彩虹飞落的地方》、《母亲》、《田青春》,纪实性文学作品《湟水上下》等成为2003年至2005年度“五个一工程”重点选题。曾两次组织“西宁风情摄影美术展”赴上海、广东巡回展出。

  抓文化繁荣。组织开展了“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和小戏、小品及曲艺大赛,每年在广场和社区演出近百场,观众达十余万人。去年6月至8月成功举办“欢乐夏都文化艺术月”活动,内容包含民族服饰、农民画展等十多项大型文化活动,吸引西宁周边州、地、县的农牧民到西宁演出。

  抓阵地建设。已建成22个宣传文化站、两个文化中心和19个文化中心(专业)户。健全了市、区(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机制,80%的村建有文化室。湟源县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湟中县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96%。

  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

  积极开展“讲社会公德、树西宁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十佳文明市民”、“十佳道德标兵”评选和诚信教育活动,编发了《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手册》、《市民读本》等读物,开展以基本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各区县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市(村)民文明学校的作用,加大对市民的培训力度,每年举办300期培训班。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扎实有效。制定《西宁市文明社区创建规划》,积极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全市50%以上楼院被评为文明楼院。市、区县和窗口行业都制定创建规范和标准。在全市公交和出租汽车行业中开展了评选“文明车组”、“文明标兵车”、“文明线路”和推荐志愿者活动,在全市50多个窗口服务行业(单位)和执法部门开展了行风大家评活动。

  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有新进步。全市共评出市级文明村 25个,县级文明村398个。十星级文明户20000余户,参评率达98%以上。创建小康文明村134个,命名市级“文化中心户” 18户,圆满完成“十五”期间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高原千里文明线”乡镇文化站13个。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扎实推进。,重新修订了《西宁市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对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实行届期制,全市文明单位创建参评率达到90%。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广泛深入。(作者 于 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