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力量所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9:30 解放日报 | |||||||||||||||
昨天,是收获感动的日子。当“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在央视播出,当这些获奖人物伫立在我们面前时,你感动了吗? 丛飞、洪战辉、黄伯云、李春燕、费俊龙、聂海胜、邰丽华、王顺友……感人的故事让人泪水充盈,高尚的精神让人心情激荡。
让我们一起走近“感动中国”,探寻那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一:真实 他们创造出了耀眼的感动瞬间,他们却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不是不近人情的怪人。 王顺友,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一名“马班”邮递员,“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出现在昨天颁奖现场的他,皮肤黝黑,朴实得像一块石头。在冰雪覆盖的大山和野兽出没的山谷里,王顺友一走就是20年。20年来,他步行26万公里,足可以环绕地球6圈半,但他没延误过一个班期,没丢失过一封邮件。 2005年10月,当“感动中国”栏目记者王伟达来到凉山时,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即将拍摄的这位“人物”,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 是的,王顺友爱喝酒,离不开酒。 这不是因为王顺友是苗族人,能歌善舞、好酒好友,而是因为王顺友每次往返一趟邮路至少需要14天,至少有6个晚上需住在山上。王顺友诚实地说:“太孤独了。白天赶路还好一些,晚上睡觉时只有风声、马铃声、动物的叫声,旁边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孤独得让人害怕。” 为了驱散恐惧,王顺友每次出门都买两三斤散酒带上。白天不喝酒,他怕喝多了把邮件搞丢。入夜了,王顺友把帐篷搭好,把马喂好,就开始独自一人喝酒。几口下肚,身体暖和了,兴致上来了,有时,乘着酒兴还能编编山歌。日子一长,酒就成了王顺友最好的伴侣,从来不离身。 王伟达被震撼了。震撼他的不仅仅是“26万公里山路”、“100%的投递率”这样的数字,更是眼前这个真真实实的一闻到酒香就露出笑容的“酒鬼”王顺友。在一路的采访中,记者没有捕捉到什么豪言壮语和惊天动地的行为,但恰恰是人物身上这个再明显不过的个性化特点,还原了感性的真实,折射出普通人的伟大。 没有什么比真实更能打动人。 在“感动中国”人物以及候选人中,不少在此前已被媒体屡屡青睐,在当地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社会的广泛关注,将一个个光环投射在人物身上,也在无意中赋予了他们一个个先入为主的抽象符号,尽管令人尊崇,但却让人敬而远之。 因此,当“感动中国”的10位记者出发前,他们接受的唯一要求,就是“还原真实”。在采访对象面前,记者们没有抱着宣传或赞扬的态度,而是不断质疑和追问:你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立场、力量促使你这么做?正是用这样的方式,他们筛除了一些名不副实的人物,保证了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捐资助学的癌症患者丛飞、深山里的赤脚医生李春燕……他们创造出了耀眼的感动瞬间,可是,他们却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不是不近人情的怪人。“感动中国”的制片人朱波说:“他们的事迹不是我们包装出来的,更不是我们杜撰出来的,我们只是把它们实实在在地摆在观众面前,让事实说话,让观众从事实中去领略和感受那种崇高的精神。”于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10个人物短片,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拔高的臆造,语言朴实,画面平实。 同样的,基于“真实”的要求,“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也经过千锤百炼,是整台节目中最为“难产”的环节。“感动中国”总策划刘凯,谈起曾经撰写颁奖词的一段经历,至今仍频频摇头:“要在一二百字中浓缩一个人的精神,震撼人心,真难啊。更何况要避免空洞的称赞、过分的评价,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精神内涵,直指人心!” 一届又一届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那些打动人心的颁奖词,是一稿问世后经过几十人讨论、十几人轮番修改的结果,有的甚至早已面目全非。然而,也正是因为逼近真实、逼近内核的打磨,我们才记住了“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的巴金,记住了“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向一个虚假的神话提出质疑”的刘姝威,记住了“步履蹒跚,但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迈着坚定的脚步”的高耀洁,记住了“让一个民族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的费俊龙、聂海胜……记住了一个个贴近心灵而感人至深的名字。 关键词二:精神 “这个时候,我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2005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个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他就是陈健。 两年前,《解放周末》曾独家报道过这位当年的“上海知青”。1969年8月15日,为抢救国家财产,上海知青金训华和陈健同时跳入洪水。当救援船靠近时,金训华推了陈健一把。陈健活了,金训华不幸牺牲。怀着歉疚的心情,陈健决定为金训华守墓。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在黑龙江一守就是三十多年。 2005年底,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办公楼里,时不时传来关于陈健的争论。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烈士守墓,这种行为值得赞颂么?有那么多感人至深的人物,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平平淡淡、没有任何起伏曲折故事的陈健?在争论中,人们一次次梳理真相,寻找陈健身上的感动点。 陈健身上最本质的感动点是什么?是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这样的承诺,没有外部约束,只有良心的自我约束。但陈健却为此坚守36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他仿佛一棵树,扎根东北。人们可以从他身上发现一种稳定的东西。这种稳定,或许可以叫“义”,或许可以叫“信守”和“忠诚”。 最终,陈健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起先持有异议的总导演康锐最后也说:“陈健为谁守墓并不是关键。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其实,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况且,现在的时代更加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我们认为,我们为这种精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与陈健不同,当被问到“感动中国举办4年来,哪个感动人物给你印象最深”时,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把感动献给了2004年度人物田世国。为了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能够延续生命,田世国编造了一个动人的谎言,把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母亲。直到现在,老人仍然不知道自己身体里的肾脏来源于亲生儿子。“90%的父母会为子女奉献生命,而只有10%的子女会为父母作出牺牲。在那次颁奖典礼上,主持人白岩松克制不住心里的感动,上前拥抱了田世国。看了这个片子,我的一个同事立刻回家和父母吃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田世国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长久思考,对我们的家庭伦理观念会产生一定的启示。”短片总导演张文华如此评说。 一年10个感动人物,4年40个感动人物。记者询问:感动中国的评选标准何在? 节目组给出的答案是:“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有多么的不同,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一个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以坚强的民族精神挺起国人的民族脊梁;他们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刘凯说:“感动中国的标准并不是刚性的,而是柔软的,它没有什么特定的评价体系,而只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一旦诉诸文字,自然可以有许多种表达。” 我们面前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为家为国,忠诚信诺;有的舍生忘死,勇敢坚定;有的传播爱,坚守善良;有的创造美,激发力量。这些人物的类型各不相同,精神闪光点各不相同,然而,他们身上有一点是一致的———无论是谁,都体现了大众的精神、道德追求,反映了时代对国家对社会的呼唤。 在迈向新时代的历史时刻,人们太需要精神信仰的指引了。但是毋庸讳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前,一些人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惶惑茫然。这或许正是感动存在于内心的理由。 主持了四届“感动中国”典礼的白岩松,每一次节目录制结束,都会迅速地冲出人群,上车回家。“这时,在长长的街上,车水马龙,人们的目光依旧或幸福或艰难或平淡,这个时候,我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步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力量。” 关键词三:品牌 “感动中国”的答卷并不是哪一家媒体执笔的,这些优美的答案是整个中国用一年的时间书写的。这个精神品牌,是无数可爱的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许多人好奇,“感动中国”这4个字是如何诞生的? 新闻评论部主任、《感动中国》总制片人梁建增回忆说,2002年,评论部想搞一个年度人物评选,但它是个什么样的评选,大家都说不上来。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评选太多了,什么“十大新闻人物”、“年度经济人物”等等,如何与众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色,着实不易。但是,大家对此有一个共识:“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这就是《感动中国》的最初理念。 一群充满激情并对社会怀有深沉责任感的新闻人,开始了一次次“头脑风暴”。朱波已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天了,一次,大家又聚在一起讨论,说着说着,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提到了“振兴中华”,于是大家的话题一下子就深入到了“究竟什么可以振奋中国人,什么可以凝聚中国人”的问题上。“感动”这个词汇,就在碰撞的火花中冒了出来。 2003年大年初二,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欢聚氛围中。而在央视审片室内,《感动中国》的样片播完后,人们默默无语,眼里充满泪水。就这样,《感动中国》顺利通过了审片,尽管当时仅仅以“《东方时空·东方之子》特别节目”的身份播出,但却获得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热情回应,人们丝毫没有吝惜自己的情感和泪水。 从此,感动的记忆延续了一年又一年,而《感动中国》也因为特殊的震撼力和强大的影响力,迅速成为一个精神品牌,凝聚着整个社会高尚的、感动的暖流。 2005年度“感动中国”评选甫一拉开帷幕,各地媒体积极响应,纷纷推荐参与评选,组织起了全国的“感动联盟”。每天,节目组办公室收到几十封读者来信,推荐自己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参选。第一次拉出来的候选名单,多达100多人,随后又艰难地缩小到35人、20人。 2005年年底,“感动中国”在新浪网上开始投票,吸引了多达50万张选票,留言数以万计。与此同时,推委会委员纷纷发来或认真细致,或慷慨激昂的推荐感言,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感动” 热浪。至于颁奖典礼的门票,更是一票难求。节目录制前几天,每个编导都被要票子的电话“缠绕”了,而且一开口都是七八张:“我要带我们全家去看”、“我几个朋友托我来要票子”。第一届感动人物、中央财经大学的刘姝威老师一下就开口要400张票,结果自然是不能如愿以偿。 昨天,有多少观众噙着泪水观看完颁奖典礼,今天的公交车上、办公室里,有多少人在谈论这场心灵的震撼,恐怕没有人能够统计出来。 从最初走进人们的视线,一直到今天,仅仅过去了四年的时间,然而“感动中国”很快地走进了人们的心里。面对这个品牌的成功,朱波曾有过压力———怎样才能把这样一个品牌持续做好。 然而,这种压力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因为他意识到:“感动中国”不必提供刺激泪腺的催化剂,而只需成为一味镇静剂。“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不求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求人们在之后的某个时刻,安静下来想一想,琢磨一下,回味一下。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琢磨得多了,获得的精神启悟也就多了。 他说:“事实上,‘感动中国’的答卷并不是我们执笔的,这些优美的答案是整个中国用一年的时间书写的。优秀的人民公仆、杰出的知识分子、出生入死的人民卫士,还有那些并不具备丰功伟绩,却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和美好风尚的人。每个人都像金块,沉甸甸的,让人有一种欣喜和收获感。” 是的,中华大地上每天都在发生令人感动的事,涌现令人感动的人。于是,我们发现感动,期待感动,感激感动,更应当善待感动,传播感动。
采写 /本报记者 曹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