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半坡遗址清理保护性回填文物50天后与游客见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9:59 桂龙新闻网

  为了配合备受各界关注的半坡遗址大厅改造工程,2003年文物部门对开放了40余年的半坡遗址实施了保护性回填。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深埋地下的文物到底怎么样了?2月9日,半坡遗址临时性保护回填正式开始清理,50天后,半坡遗址将向广大游客重新开放,同时首次展出最新的重要发现。

  发生自燃 旧大厅重建刻不容缓

  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并发掘的半坡遗址,以丰富的实物资料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首次面世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半坡遗址也因此享誉海内外。建造于1957年的旧遗址保护大厅,最初是为保护遗址而临时搭建的,这一临时性的建筑一用就是40多年。

  “旧遗址保护大厅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后,木质结构糟朽,对珍贵遗迹的保护构成严重威胁。”半坡遗址博物馆馆长张礼智告诉记者,由于长期使用,旧大厅在建筑、结构、抗震、防火、通风、展示等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2001年5月,旧大厅屋顶朽木产生自燃,并在随后数天内又陆续在其它部位出现自燃现象。经消防部门检查认定,旧大厅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遗址大厅改造重建已刻不容缓!“自燃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半坡博物馆便向省文物局呈送了一份《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报告》,申请拆除旧的保护大厅并重建新大厅。当年11月份,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作出同意批复。

  实施保护 对遗址进行大面积回填

  在遗址大厅重建工作开始之前,为了有效保护半坡遗址不受损坏,2003年3月,文物部门按科学规范的保护程序,对半坡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回填保护。文物工作者在对遗址进行全面调研后,对坍塌、掉落及严重风化部位进行了修补,对全部遗址进行了防霉加固处理,并先后两次对遗址覆盖表面用有机硅作了防水处理。

  据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专家介绍,从遗址覆盖至今,技术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跟踪监测保护及雨雪天后的处理工作,分别挖开两处,对遗址覆盖土是否渗漏做了观测评估,发现有少量雨水渗入现象,但都没有伤及遗址。

  清理回填 半坡遗址将重现

  “半坡遗址临时性保护回填开始清理!”2月9日上午11时许,随着回填清理总负责人张希玲一声令下,文物工作者开始对遗址覆盖土进行清理。

  据了解,此次清理工程的准备工作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为了保证半坡遗址的安全性,在此次清理工程中万无一失,经有关专家的充分论证,半坡博物馆制定了科学、详尽 、可操作性强的清理方案,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

  半坡遗址保护性回填和回填土清理在全国史前遗址中是首次实施。对与观众阔别3年的遗址重新清理,富有探索性,同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为将来的遗址保护积累了经验,对土遗址保护有着重大意义。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激动地说,凭着精心准备,科学施工和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心,我们有信心做到“还半坡遗址原貌于世人”!

  清理完成 半坡遗址4月重开馆

  新建的保护大厅目前已基本竣工,在做完回填土清理工作后将在4月1日试开放,5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

  据介绍,新建成的遗址保护大厅总投资1000余万元,全部采用新型材料,骨架全部由不锈钢组成。新大厅分为遗址保护区、展示区和辅助用房区3个部分,大厅设计的总高度为12米(原大厅高11米),面积将在旧大厅基础上再扩大1200平方米,达到4800平方米。“重新开馆之后,除了原有遗迹文物之外,还将对外展示新发现的祭祀遗迹、房屋遗迹、墓葬以及最新发现的重要文物,一定会让观众耳目一新!”半坡博物馆副馆长张希玲兴奋地说。

  清理回填土不会伤及文物

  2月9日,半坡遗址临时性保护回填正式开始清理,那么,在清理回填土的过程中会不会对深埋在地下的文物造成损害?有没有相关的防护措施?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

  张礼智告诉记者,清理工作将根据划分的4个区域分别选点开始清理。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对清理后的遗址来回踩踏造成伤害,采取了先清理揭取草泥层及油毡,进行缓慢脱水,然后围绕所选点向周围放射状清理。为了减少运土车对遗址覆盖面的压力,保证遗址安全,运土车路线必须用木板铺设成放射状,具体出车路线根据遗址大厅出口方向而定,并避开重要遗迹。清理工作以回填时的相反顺序逐步清理,为防止遗址迅速失水造成开裂现象,必须让遗址缓慢散发水分之后再对回填物进行彻底清理。最后,用吸尘器将遗址表面杂物去除,防止用其它工具清理对遗址造成损伤。

  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表示,半坡遗址保护大厅主体工程已经落成,随着遗址回填物清理工作的开始,久违了的半坡遗址将很快与广大游客见面。

  半坡遗址发现母系氏族聚落大型祭祀遗迹

  近日,一处距今约6000年的大型祭祀遗迹在半坡遗址内被发现,这在我省境内同时代文化遗存考古中是首次发现。

  据介绍,为了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的建设,文物工作者对位于半坡遗址原前厅的东侧和中厅的南侧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40平方米,是继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发掘以来的又一次大面积发掘,揭露了一些灰坑、灶坑、墓葬等。其中,一个直立栽于土内的石柱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该石柱水平截面大致为椭圆形,高约80厘米,柱身加工痕迹明显。石柱北侧还发现5组陶器坑,陶器坑摆布规整,有一定规律。坑内陶器数量不等,一个坑内有49个陶器,基本上为带盖陶罐和倒扣陶钵。石柱周围土层显示出4处红烧土圆形硬面,分布在石柱和陶器坑之间,应为当时原始人在此烧火的遗迹。

  有关专家认为,此次发掘的遗迹应为当时原始人进行精神文化活动所留下来的痕迹。该石柱遗迹周围为部落中心广场,是原始先民进行聚会、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这种祭祀遗迹在我省境内同时代文化遗存考古中是首次发现,为了解和认识距今6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增添了新的内容。

  新闻链接

  距今约5600年至6700年之间的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发现于1953年,面积达5万平方米,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1958年在此建成了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近日,在重建遗址保护大厅时,文物工作者又在遗址上清理发掘出一批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其中,距今6000年的大型祭祀遗迹在陕西地区同时代文化遗存考古中是首次发现。

  来源:三秦都市报选稿:黄振瑛作者:赵争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