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遗孤深爱沈阳也渴盼寻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17:26 北方热线网 | |||||||||
北方热线网——沈阳晚报讯时光荏苒,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后,这些特殊身世的老人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心结: 热爱这块黑土地!因为,曾经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普通百姓,能不计前嫌、无私无悔地养育了无家可归的日本遗孤。白发、泪 水、断裂的思绪,无言中汇集成一句话:珍视和平,远离战争! 渴盼与家人团圆是所有人的心愿。然而,徐燕、吴本莲等九位老人却无法回到故乡,
“姥姥把我带大”(以下是徐燕老人的自述)听老人讲,我的生日是1946年2月4日。当时,我出生于沈阳市南 市场附近的难民营里。1947年春天,只有1岁的我被一户姓李的人家收养。李姓父母养了我两年,但养父后来被抓壮丁抓 走了,养母改嫁前把我送给邻居老徐家。 我的这位养父叫徐振富,养母叫刘玉娥。他们非常疼爱我,虽然知道我的身世,但从来不向外人流露半个字,怕我受 歧视。我6岁那年,养父母工作太忙,就把我送到大连市的姥姥家,那是一个小脚女人,她视我为亲生外孙女,给我梳头、洗 脸、做饭,无微不至地将我带大。 “我生下两儿一女”14岁那年,我回到沈阳,因养父母家发生了变故,我又被另一名养父侯宝生接养,他继续供我 念小学。后来,“文革”来了,养父怕我受连累,就把我送到了山东省聊城县堂邑县乔庄“上山下乡”。在那里,我经过培训 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专门为人接生。1963年,我嫁给了当地农民乔珍东,并相继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1980年 ,已丧夫的我返沈,接养父的班当上一名工人。1996年退休,之后又找了一个后老伴,虽然我们都各自有一群子女,但大 家相处融洽。 “菱形标记帮大忙”1997年,一个偶然机会,我遇到50余年前的一位老邻居,她道出了我的身世。开始,我还 将信将疑,被她领到沈阳市政府相关部门核对后,最终确认我的右胳膊上留下的“菱形卡介苗”痕迹,实属日本婴儿出生后的 印记。当年底,来自“日本国东京原生省援护局”一封公函,完全核准我的日本遗孤身份。虽然多方努力,但一直未能找到日 本的亲属。 “虽然心存遗憾,但我感谢三任养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有丈夫和孩子们也都是我的牵挂,我在中国已经扎了根!”徐 燕老人坚定地说,如今,退休在家的她还自学并考取了“按摩师证”,每天为患者们按摩治病,“我要把余热奉献给沈阳亲人 !”梦里归乡何时圆? 沈河区奉天街193号有一个“天光社区”,一提起“吴本莲”这个名字,人们都说,“她是一名日本遗孤,是一个 善良热情的老太太!” 吴本莲的家窗明几净,让人感觉很温馨。“我妻子特别爱干净,这一点倒挺像电视剧中的日本女人!”老伴齐永平笑 着说。接着,吴本莲诉说了她的往事:(以下是吴本莲老人的自述)我出生于1944年12月25日,听别人说在我9个月 大时,亲身父母回日本没钱,就抱着我赶到沈阳大西门城墙下,在我头上插了一根稻草。当时的富商吴悦亭路过,就花100 0元金元券将我买下。 养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吴悦亭及妻子一直没有孩子,就把我这个日本女孩视为亲生骨肉,并为我起名“吴本莲”,意 为“与日本相连”。自小带大,养父母都不惜花巨资为我买服饰,把我打扮得像个日本娃娃。这段历史,当时一些邻居有所耳 闻,大家就唤我“日本孩”。懂事后,我缠着养父母问,但他们却始终咬定是“亲生的!”“是养父母养育了我,没有他们我 可能早就冻死饿死了!”吴本莲感动地说。 称职的妻子和母亲18岁时,吴本莲嫁给了丈夫齐永平,两人从此过上恩爱甜蜜的生活。夫妻俩生下一对儿女,四口 之家虽不宽裕,但在吴本莲的操持下,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结婚40周年,老夫妻俩还补照了结婚照,吴本莲还穿上日本和 服。 身为工人的她下岗后,自强不息经营起卖咸菜的小本生意。“我卖的时候就吆喝‘中日韩合资的咸菜’。我是中国籍 ,又是日本遗孤,卖的朝鲜咸菜,所以我起了这个名字用作纪念,没想到生意特别火!” “哥哥你在哪里?”2001年,经过仔细调查核实,吴本莲的身份得到日本政府的承认。虽然日本方面多方寻找, 她没能找到亲属。按照一些零散线索,她还得知自己有一名年长三岁的哥哥。但是,哥哥当年是随父母回到日本?还是也流落 在中国?她不得而知。“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找到哥哥,在有生之年回一趟故乡日本寻根。但我不会离开沈阳,不会离开中国 !” 当日,记者从沈阳市红十字会了解到,目前在沈居住的日本遗孤共有九人。正月十五前,红十字会组织人员挨家挨户 走访,为这群特殊的人送去节日慰问品和满怀的关爱。本报记者唐葵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