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平乡数十家酱菜黑作坊工业用盐腌制酱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09:31 石家庄日报

  邢台平乡数十家酱菜企业违规使用工业原料腌制酱菜且卫生状况极差,而且这些企业大多数没有取得相关生产手续。然而,就是这样的黑作坊生产出的各种酱菜除了在河北销售外,还远销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近日,央视“中国质量万里行”栏目披露了平乡“黑作坊”酱菜生产内幕。

  挖个大坑腌酱菜

  提及平乡酱菜可能知者甚少,但要说起“十项菜”,在邢台一带几乎家喻户晓。2006年1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平乡县平乡镇北部的于柳庄村调查。

  离于柳庄尚有几里地,记者已经明显感觉到空气中飘过的腌菜味。离村子越近,腌菜的酸臭味也就越大,路上的腌菜痕迹也明显多了起来。村头,一片片石棉瓦掩盖的大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知情人告诉记者,这就是腌菜用的大土坑。

  记者俯身查看,在石棉瓦覆盖下,坑中的咸菜上漂浮着一层腐烂物。一阵风吹过,地面上的土随风吹进腌菜坑,覆盖在菜上面。记者粗略统计,腌菜坑多达十多个。

  这些腌菜坑工艺非常简单。挖坑,然后用塑料膜铺在坑中,这样能起到防漏保温密封的效果,投入腌菜用料后,再用土袋或者石头压在上面,防止腌菜露头,避免变质。一切操作完成后,再用塑料封盖严实,上面覆盖土层。这样经过一段时日后,一坑腌菜就“新鲜出炉”了。

  进入村子,记者发现村中约有80%以上的人家都是家门紧闭,但是门下却都不同程度有腌菜水流出。

  制酱菜使用工业原料

  走出于柳庄,向西大约一公里就到了麻头寨村。

  街北是一家半开着大铁门的酱菜加工厂。这家工厂大约占地两亩,男主人穿着靴子,在腌菜池中不断踩踏,随着每次有力的踩踏,不断有黑水在他的腿四周溅起。旁边一个池子腌制的萝卜,一半已经被起出来了。东边的池子是腌蒜的,里面的蒜大部分都被卖出去了,所剩无几。

  这时候,旁边几个白色编织袋引起记者的注意,“粉盐”,这不是工业用盐吗?除了粉盐还有苯甲酸钠,记者还在袋子上看见“适量使用”的字样。在不起眼的角落中,记者还发现放着胭脂红、香精等添加剂,而这些都是在酱菜制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添加的产品。

  记者在与老板的谈话中了解到,这里的海白菜是用颜料染成的,至于染色的东西,老板娘说是食品绿。“这些菜都往哪里卖呢?安全吗?”“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送,销售周边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几个省市呢。从来也没出过什么问题。”

  在李卜村,一位卖盐的男子指着仓库内一袋袋的“原盐”说,“原盐就是工业盐,这不,南和县的××厂还经常来我这里拉这种盐使用呢!我们这里的酱菜加工厂也都是用这种盐。”

  邢台市盐政管理处一位李先生告诉记者,腌制酱菜允许用一种叫晒盐的食用盐,这种盐比原盐粒小,也是一种加碘盐。但是,绝对不允许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原盐,一经发现,盐政部门将严加查处。

  据记者了解,腌制一斤蔬菜需要使用二两盐。在当地,买一袋标重为50公斤的原盐需要33元左右;而买一袋同样重量的精制碘盐则要用50多块钱。以一家加工厂8个腌菜坑算,用原盐腌制酱菜比用精制碘盐一年就能多挣一万三到两万七千元。

  原来都是“黑”加工作坊

  记者在采访中还留意到,生产酱菜的这些所谓企业的生产场所都没有挂厂牌,然而在其批发出去的酱菜包装上却都写着:河北平乡某某酱菜厂。至于生产手续,知情人告诉记者,这里不少加工厂连卫生许可证都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更是无从说起。

  平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增社告诉记者,当地酱菜生产已经存在多年了,但是只有两家提出申请生产许可证,其他的都处于无证生产状态,属于严打的“黑”加工作坊。据中国质量万里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