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精神人生]解读纳西智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08:0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文/罗焰

  ———引子———

  具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桂冠、又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一部分的云南丽江古城,它的民族文化、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可见何等的光耀。今日的古城,世人趋之。

  可是,当我们打开十年前丽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册资料,序言中充满丽江“被遗忘”的寂寞。

  10年前,经济贫困的丽江不被人识,“2·3”七级地震更使古城三分之一的建筑倒塌,300多人丧生。10年后的今天,作家黄豆米推出了《丽江废墟上的记忆》一书,并且收录了300多幅震后图片。

  一本回忆地震的书虽没有直接告诉人们那场地震的事件,但写出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如何自然而然地纯洁自身,超越苦难。

  [人物档案]:

  黄豆米:1957年生于昆明,当过下乡知青,参加工作在单位做宣传干事、工会工作人员,后辞职做自由撰稿人。出版作品有散文集子《南柯南巴葱》,纪实文学《山红谷黑》、《女人也闯金三角》,长篇散记《朝圣梅里雪山》、《圣地游戏》。曾获云南省首届文学艺术基金奖、冰心奖。

  罗:10年前丽江地震,你怎么想到去灾区亲历?经历之后为什么当时没写出来,而是到现在来回忆?

  黄:“2·3”地震发生后,古城被震得很惨,进去工作的人既危险又艰苦。我如果不是协助当记者的丈夫去采访,也是不会往灾区钻的。我在他之后两天到达,最后一起离开灾区,在震区停留了30多天。

  在那些日子里,丈夫每天都向报社电传去新闻报道,报纸也天天及时刊登他的来电稿。丽江人被感动了:因为来到灾区的新闻媒体中,每个单位的记者需要轮换来,而单单一位记者同灾民共患难30天以上的,除了我的丈夫,还没听到有其他人。地震中纳西族感人的事数不胜数,瓦砾上读报的情形小得提不上纸面。尽管如此,离开灾区后我一直写不出一本丽江地震的书来。感觉这类随处显而易见的甚至于轰轰烈烈的东西,没有多少内涵。但是,纳西人对待灾难的心态,从他们的生活细微处自然而然地流露,不仅当时就在我的心底烙印上了,随年月增加,令我越发地回味起来。回味中,渐渐地使我触及到这个民族与别的民族的不同。我于是思考起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一个古老民族,这些不同的价值在哪里?对于民族自身发展有多少作用?我一时看不出,也不想写。再后来,七八年的时间倏忽而过,我终于想尽可能地回忆。是什么触动了我几年前的记忆?简单说是丽江在地震后从一个令世人陌生、偏远的地方,一跃为世界旅游胜地的奇迹,如今来丽江的游人怎么都想不出地震时它变成废墟的样子。动笔后,我对丽江的朋友们说,我要写本回忆地震的书,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纳西人,听我一讲,议论道:回首才明白那是一段怎样的时光啊?那是受难且纯净的时光。我听后颇受鼓舞。经过近十年时间的沉淀过滤,尘埃落定,人们见出了那次灾难对今天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我作为外来人,那30多天与纳西人朝夕相处、患难与共,亲身感受到劫难对这个民族灵魂的洗礼,对激活现代纳西人身上原本有的那种纳西智慧,使纳西文化重放光彩,其意义非同一般。

  罗:苦是福。我们今天只讲求物质享乐,对人生苦难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因为没多少人来讲苦的积极意义,倡导的是享乐主义,这样将废掉很多人。

  黄:我这里举个纳西智慧的例子。古城外金山乡有个村子,地震时几乎震平了,还剩下几幢房子东一处西一处地斜立地上,其中有间堂屋,屋门外的木头楼楞上还挂着两个燕子的旧巢,地震把鸟巢从楼楞上震开来,只系着一半了,好像风都能把两个鸟巢吹下来似的。地震后16天是春节,灾区遍处春暖花开,我们到这家采访时,见两对燕子在楼楞下飞进飞出,主人告诉说,这两对燕子先后飞来,因为窝要掉了,燕子住不了,夜里住到那棵树上,白天啄草啄泥来补窝。末了,主人自己感叹说,这是“家燕喂”!。地震发生那晚,主人的儿子在厨房里被倒塌的墙压死,也才相隔十多天时间,可他已经对飞来的“家燕”十分留意,起了怜爱心。一般讲,我们爱护燕子是因为它是益鸟。可是在纳西族祖先们眼里,爱护燕子的巢,等同于爱护自己的家,爱护自己的家,就会爱护自己的国家这种爱护同本民族的生存息息相关,所以纳西人与大自然之间有一种特别令人感动的关系,丽江古城里一条条穿墙过户的溪流最有代表性。你想想,他们在灾难中还有这样的意识,怎能没有今日的丽江呢?地震时我虽然感觉到了活生生的纳西智慧,可是时间还短,没有明显的结果来证实这种智慧对现实所起的作用,当然,现在的一切都在证实。

  罗:为你这本书作序的是纳西族的白庚胜先生,我注意到他在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他从电视中获悉丽江地震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天亡我族乎?”可见得,人对突发的事都没心理准备,关键在于整体人们的应变能力。纳西族这个人口不多的民族,震后在世界上创造出丽江这个奇迹,实在智慧。

  黄:现在的丽江“大富大贵”,地震前的丽江十分贫困,没见过那时的人很难想得出。丽江古城在震前我去过一次,地震时再次去。就纳西人身上所保持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两次的印象都差不多,感觉非常的好,那是一种弥漫着艺术气质的平民的美。纳西人尤其是纳西男子,他们闲暇里在一起弹纳西古乐,自娱自乐,个人独自在家中的时候,挥毫泼墨,画画或者书法,简直生活在艺术里,我体验到的古城充满了艺术氛围。地震前,我在家小院里,见男主人用自己的画来“补墙”,地震中,我见纳西男子在自家小院里清玩幽兰,超然世外。我许久才琢磨出,这样一个把高雅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民族,反应敏锐,对外来的东西具有很强的消化吸引、变为自己的能力。如今,一切变样了,变是必然的,传统中那些与时代融通不了的很个性化的风俗民情,要么自行消亡,要么暂时被遗忘,也是无可奈何,我写书,就为把这些印象记录下来。

  罗:作家一味沉浸在个人情感里,不用笔去记录时代,那是没有责任感;一味追求记录时代重大事件,不深入去观察事件中人的心灵,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这样的东西浮浅如云,一遇风吹,倾刻消散。

  黄:一个民族同一个人一样,在什么情形下最能反映这个民族心灵世界、习俗和传统文化中活生生的内容?我认为突发事件是其中之一。地震的内容在神话传说和小说里比比皆是,但是用散文来写地震,很少。《丽江废墟上的记忆》用散文笔法,从最细微处去品味纳西人的生活智慧,从活生生的纳西文化中解读纳西历史,没有亲历“2·3”地震的人,是想不出以这样的视角来写纳西民族的。

  编者的话

  在有些人看来,“工作”或者说“劳动”这个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有些过于“唯物”了,工作和劳动最大的目的近乎都是为了获取物质上的丰富。所以,许多人已经习惯地认为所谓工作,就是提供自己时间和经历换取相应报酬的手段。

  其实,工作与劳动背后所具有的精神性,实在是牢固地存在着。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体悟着工作的深刻含义和价值。那种深知勤勉努力的态度与自豪感和生存意义的一脉相通,那种工作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心智———内省之心、克己之心、利他人之心、爱国之心、尊崇正义之心,不断地寻找正确的生活方式,其实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流动。

  这是人内心深处永恒的需要和实现。工作或劳动是愉快的,因为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饱满的人性。“精神人生”这一栏目,希望能收到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来稿。让我们共同感受这种精神人生时刻的拥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