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三大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2:14 海峡都市报

  N新华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文化部了解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确定501个推荐项目,这些项目已经公示,少许调整后将报国务院审批公布。

  在此次展览上,众多珍贵实物和图片,勾勒出一条抵御时间销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血脉;但同时,《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的民俗文物》《拆》等反映文化遗产惨淡现状的图片,也敲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警钟。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正如这次展览的部分内容所体现的,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工作面临三大难题。

  王文章说,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我国还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管理尚不健全,保护工作还缺乏制度要求、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相当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同时,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