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社会诚信为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3:23 深圳商报

  “我为和谐深圳做些什么”系列谈之六

  和谐社会诚信为基

  本报评论员李胜

  本文关键词:诚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将多一份信任和宽容,少一份戒心和隔阂;有诚信,你的生意会有更多的客户伙伴和忠实的消费者,会带给你更多的财富和用财富换不到的尊敬;有诚信,政府可以将更多的资源从监管转移到建设,社会的运转也将更加顺畅、和谐。

  家里的一堆旧报纸,自称是30多公斤。上门收废品的中年妇女一称,说只有20公斤。面对压秤之说,这位妇女很不好意思,同时也声称废品收购站也是这么压秤。如果自己称足了分量,那永远是挣不到钱的。

  事情很小,每个深圳人都有可能遇上。在收废品的个案上,很难简单地用道德来谴责个体废品收购者,因为这是整个交易链的制度性不公平造成的。小事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那就是诚信。这种不诚信一旦放大到整个市场经济运行中,带来的损失将触目惊心。

  “中华诚信网”的一份资料称,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估算高达60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三个主要方面的损失是:企业每年赖账1800亿,假冒伪劣造成的损失2000亿,三角债2000亿。单说“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问题,一块钱在效用充足的条件下一年可以来回4次,带来4元的收入;可信用不足,一年只能有一个来回,只能带来一元钱。

  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信用的国家。孔子在三千年前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说,在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对人的一种“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式的道德要求;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则是与市场公平、社会公正、权利义务息息相关的经济运行的基石,更是以“和谐”为终极诉求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前提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对契约规则的认同和遵守。诚信的缺失伤害的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严重的是动摇了整个社会和谐运作的基础。

  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假酒假药、欠薪逃债,种种现象背后都是“不诚信”在作祟。诚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现行的许多制度和规则还不完善,不诚信或许在短期内会获利,甚至还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但从长远来说,一个失去信誉的人只能自绝于社会,一个出现“信任危机”的行业终将是自掘坟墓。

  和谐社会,诚信为基。这不仅需要道义的呼唤,更需要制度的保障。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于今年1月份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政策层面在国民诚信体系建设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可以预见,不诚信的人,在未来将越来越寸步难行。

  诚信贯穿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自己说起,最简单的莫过于约定见面有没有守时,有耽搁会不会提前打个电话告知;装修队的小工头,业主给足了工钱以及材料费,是否能保证合理的性价比;服装店的老板,卖出的衣服出了质量问题,会不会毫不犹豫让顾客调换;一个小企业主,到了月末年终,是不是会按时兑现给每一个工人的工资承诺。

  生活充满了意外,也许谁也做不到每次约会都不迟到,但有的人迟到了会觉得无所谓,有的人却会充满自责。树立诚信精神,首先在于你是不是珍惜你自己的诺言,在于你是不是尊重规则,是不是将诚信视为自己的处世之本。

  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将多一份信任和宽容,少一份戒心和隔阂;有诚信,你的生意会有更多的客户伙伴和忠实的消费者,会带给你更多的财富和用财富换不到的尊敬;有诚信,政府可以将更多的资源从监管转移到建设,社会的运转也将更加顺畅、和谐。

  欢迎读者参与互动,来稿请寄E-mail:sbsp@sznews.com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