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春风染绿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4:4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翻开波澜壮阔的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史,你会发现,“安徽”两字异常耀眼。从“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到正在深入推进的农村综合改革,敢为人先的5000万安徽农民将改革一步步引向深入。改革春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在江淮大地上鼓荡,渐次染绿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税费改革: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

  作为农业大省,我省人均耕地仅有1.01亩。然而,就是这珍贵的资源却一度遭遇大面积抛荒。据一项调查显示,土地抛荒呈激增势头的1999年,巢湖市农村土地抛荒面积达24万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6%%,与1998年相比增长77%。“大面积抛荒是因为农民负担过重种田不划算,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受严重挫伤。”曾参与抛荒问题调查的巢湖市农经委许大文介绍说。由此带来农业投入减少,农业发展连年徘徊不前。

  2000年9月,“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再次勇立潮头,率先在江淮大地掀起税费改革大潮。改革以“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和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民种田积极性。改革实施仅一年,全省农业税及附加总额就比改革前的2000年减少了11.64亿元,减幅23.6%%。到2003年,农民人均负担64.4元,比2000年下降41.1%%。

  税费改革使负重前行的安徽农民轻装上阵,被束缚的农村生产力获得又一次解放。抛荒地大量减少,农业投入迅速增加。2000年,我省农民购置农、林、牧、渔、运输机械和大中型农具等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5000万农民生产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拉动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别是2001年,在经历严重自然灾害后,我省农民收入仍增长4.4%%,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020元,实现历史性跨越。

  告别“皇粮”:以工补农统筹城乡发展

  2004年,随着改革日趋深入,我省在全国率先宣布取消农业税附加,并降低农业税率2.2个百分点,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全年免、减、补相加,财政减收26.73亿元,拉开我省以工补农统筹城乡发展大幕。

  26亿元换来的是安徽农业跳跃式发展。2004年,全省增产粮食50多亿公斤,增幅达23%%以上,增产油料5亿公斤,全省农民粮油总增收203亿元,投入产出比达1:7.6。由于粮食大幅增产,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增幅高达15%%以上,创8年来新高。

  再次尝到改革甜头的安徽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省委、省政府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提前告别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在古老的江淮大地上激起一片欢腾。

  在阜南县,农业税的取消为当地31.3万农户减少负担4600多万元。他们还领到粮食直补金、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教育“两免一补”等各类补贴资金4800多万元。“种田不收税还给补贴,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一位农民这样激动地告诉记者。

  春风化雨,落地生金。据统计,2005年安徽取消农业税达19.18亿元,同时增加对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1.85亿元,我省农民政策性增收人均就达43.8元,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综合改革: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

  取消农业税让农村焕发勃勃生机,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新问题相继暴露,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铺就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

  2005年8月,一场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为主题的改革,向农村上层建筑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从江南水乡到皖北平原,18个试点县承担起探索新时期为农服务新途径的重任。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此番改革,省里只出台“提倡乡镇书记镇长一肩挑、减轻县乡财政压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等改革主题,各试点县在方案和办法上不求“千篇一律”。但改革中心指向明确,即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和“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新的农村综合改革充满浓厚的务实精神。

  到2005年底,不到半年时间,庐江县将全县28个乡镇调整为17个,全县17个镇共配备领导成员152名,减幅62%%;来安县构建社情民意沟通互动机制,为乡镇政府搭建了一个为民服务新平台;怀宁县改革干部任用机制,能上能下调动干部为民服务创事业的激情......18个试点县综合改革成效初显。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有关专家在对安徽综合改革调研后表示,安徽农村综合改革值得肯定,为全国积累了经验。

  今年1月17日,农村综合改革成为参加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代表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一定要搞好这项改革”,“早日实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必将进一步夯实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