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04年人均寿命77.06岁比全国高5.66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9:59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03年春天,广州人漂亮地取得全世界抗击非典最高治愈率和最低病死率的优异成绩。这直接得益于“十五”期间,广州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据统计,广州居民2004年的平均期望寿命77.06岁,较全国高5.66岁;如今的广州人,“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成为新思维。

  “抗非精神”激励城市建设

  如果要论“十五”期间,发生在广州市卫生领域的大事,那么“非典”的突然袭击便首当其冲。在“非典”防治的重要关头,广州人较早地探索出“四早三合理”、密切接触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等具有广州特色的防治工作经验。最终,广州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抗击非典最高治愈率和最低病死率的城市。广州承担了广东省全省85%非典病人的医疗救治任务,并派出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支援全国。广州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铸造出的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实事求是、敢于胜利的“抗非精神”,激励广州人投身“十五”城市建设的热潮。

  麻风病碘缺乏病基本扫灭

  据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五”期间,广州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持续加强。其中,鼠疫、脊髓灰质炎、丝虫病、百日咳、白喉、炭疽和黑热病等疾病继续保持零病例状态,进一步基本消灭了麻风病和基本消除碘缺乏病。同时,广州启动了新一轮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免费为结核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在儿童免疫工作方面,增加了乙脑疫苗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项目,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由1%左右下降至0.5%左右。

  在对待某段时间内事关民生的

苏丹红、人禽流感、
猪链球菌
等全国性公共卫生中,政府公共卫生体系反应迅速,严防严治,稳定了民心。“十五”期间,广州及早出台实施《广州市遏制艾滋病行动方案》,有效地遏制了艾滋病上升的势头。此外,广州市初步完成全市13个区(县级市)卫生监督所的建设,建立两级卫生监督网络。

  据介绍,广州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00年的74.7岁提高到2005年的77.1岁,提高了2.4岁。其中在2004年,广州人平均期望寿命为77.06岁,较全省高2.27岁,较全国高5.66岁。

  目前,广州启动了20多个大型基建项目、80多个改造项目,政府对卫生基础性建设项目的安排资金累计达27.33亿元。经过5年建设,广州市卫生机构、医院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由2000年的1703所、33716张、55677人增加至2005年的2591所、43500张、63030人;市政府还拨出2330万元专款,购置50辆新型救护车并配置先进的急救设备,对“120”通讯指挥系统进行升级。

  农民居民小病就近看

  过去的5年,也是广州市农村和社区卫生快速发展的5年。市级财政累计投入4834万元用于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和基本设备配置,新建、改建了220个村卫生站。目前全市共有169.8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基本形成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在镇卫生院或区医院诊治,大病才到市以上医院就医的局面。

  在城市,5年来广州投入3234万元对9个区(县级市)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建设,建立1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城市居民约635万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分别成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候选示范区。

  据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熊远大透露,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根据卫生部统一规划,广州市在“十一五”期间将建设一批平价病房和平价门诊,具体在现有的一些医院内开设,主要针对医保人员和困难人群。

  从数字看广州医疗卫生事业

  2004年,广州人平均期望寿命为77.06岁,较全省高2.27岁,较全国高5.66岁;广州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00年的74.7岁提高到2005年的77.1岁。

  截至2005年,全市初步建立两级卫生监督网络;实现年度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本市无偿献血和100%自愿献血目标。(本报记者周祚 通讯员穗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