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喜闻设立“文化遗产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16:32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姜泓冰

  从今年起,中国人有了“文化遗产日”;中国的文化遗产,有了自己的“节日”。

  这个“节日”确定得可谓迅速。从一些热心于遗产保护的文化人提出建议,到去年,有高校先设了自己的“青年文化遗产日”,再到河南的省级文化遗产日登场,引来万众参
与,喝彩声四起。不过一两年时间,“遗产日”已“升格”到了“国家级”的节日。这样的快速,足以说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已成各界共识,也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为的时候。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相信对“文化遗产日”作这样的规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6月,正是适合于游览的好时节;第二个周末,完成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们正想轻松度假……

  惟一可能带来压力的是:在“黄金时段”里,要让不少遗产单位敞开大门对大众免费,还要在公益性的宣传、活动中花费不少精力,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两年,各地具有旅游价值的那些遗产单位门票可都涨过不少呐,白花花的银子不赚,去为个“文化遗产”的虚名忙乎,日子好过的遗产地肚子里怕也要犯嘀咕吧?

  这却正是这一决策值得称赞的地方。设立“文化遗产日”,首先是为了引起整个社会对于文化遗产的关注,达到加强保护的目的。若设在寡淡冷清之日,如何能吸引大众参与?

  其实,热衷于各种洋节,叫嚷春节、元宵没意思的一些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绝非无动于衷,他们只是没有机会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无法超越浮躁,看到它们历久弥新的鲜亮。而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正是传递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从这个角度看,“文化遗产日”确是个好开头。通过节日,让人们感受不是概念口号而是“有血有肉”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让更多年轻人、孩子了解、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宝藏,从而建立真正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逐渐培养起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情感和素养,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判断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