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 今春节年味浓(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16:37 常州龙网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今春节年味浓(组图)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 今春节年味浓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今春节年味浓(组图)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 今春节年味浓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今春节年味浓(组图)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 今春节年味浓


  商家贴起春联,鞭炮声又响起来了,舞龙灯、荡湖船、猜灯谜再次展现在市民面前……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

  元宵节一过,这个年就算真正结束了。半个月下来,许多人都感觉,今年春节,年味更浓了,一些与过年有关的传统 文化项目,正在逐步回归我们的生活。

  -传统民俗活动多了,春节热闹了

  春节来临前,不仅是市民们家中的大门上都贴上了春联,连大大小小的商家、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也开始重视这一 历史悠久的传统。不少单位对此的重视还体现在另一方面:请来市楹联学会的专业人士为他们撰写符合本单位风格、特点的春 联,这在往年是非常少见的。

  据市环卫部门统计,从大年夜到年初八,全市燃放的烟花爆竹所产生的炮皮达百吨以上,仅年初八上午,光天宁区产 生的鞭炮垃圾就有10多吨。虽然这给环卫工人的清扫造成了很大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气质量的下降,但不可否认 的是,随着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逐渐在全国各个城市解除,原本承载着国人除旧迎新美好愿望的鞭炮再次成为春节的必备品。

  元宵节之前,武进区的民俗民间文化展演,给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娱乐项目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舞龙灯、荡湖船、 打莲湘等流传在民间的娱乐形式纷纷登场亮相。参加展演的群众热情之高,让组织者始料未及,从去年年底开始,一些镇的群 众就开始组织排练。“好多年没有这样的活动了,今天感觉特别热闹,这个春节也过得有意思”,在展演的间隙,一位舞龙的 参演者如是说。

  元宵节当天,来自直溪、儒林、尧塘、茅麓等镇村的数百名舞龙高手聚集金坛城区,借着元宵喜气开始了一场紧张而 激烈的舞龙大赛。近年来金坛各地舞龙者逐渐增多,他们在劳作之余不仅自娱自乐,还自发去周边地区进行表演。南汤村的“ 龙头”张海金说:“以前闲着凑人搓

麻将,费神输钱还惹气受。现在舞龙队红红火火,一大群人被从麻将桌上引了下来,个个 亮招露脸挺受欢迎,真是过瘾!”

  昨天在泰富百货和泰富广场同步举行的“元宵节万条灯谜大竞猜”活动,吸引了众多前来购物的顾客(如图)。据市 职工灯谜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可平介绍,这是常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猜灯谜活动,而就在前几年,这种流传千余年的元宵节 民俗,还只是在一些小的活动中或者自娱自乐中零星出现,谈不上规模和气候,能否传承下去都让人担心。

  -民间需求助推民俗文化回归

  凡此种种,都给常州人的春节带来了传统的味道。年味的逐渐浓厚,带来的不仅仅是热闹,更多的是人们对传统的重 新尊重和推崇,更体现了民间对民俗文化的需求在增加。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韦中权认为,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赚钱 的兴趣远远大于文化消费的兴趣,根本就无暇关注曾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对 文化、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自然会重新产生需求。

  近几年,全国从上到下都在提倡保护、抢救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载体的这些民俗文化项目,自然成为关 注的焦点,一些民俗学家甚至提出了“保护、抢救春节”的概念。今年春节期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很多媒体都在讨论传 统中国年的人文精神,其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民俗文化在春节中的重要作用。民俗文化活动大规模的回归表明,常州在这方 面并没有落后于其他城市。

  对于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形成新的传统,韦中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政府部门要多牵头组织这方 面的活动,没有展示的舞台,再好的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不要因为组织活动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而因噎废食,大 众的需求始终是第一位的。”另外,他也建议民俗活动的参与者自发地搞一些活动,更多地把民俗活动的正面影响体现出来, 占据传统节日中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殷朝晖文张建国摄

  年味是淡了,还是浓了?

  ———听听市民怎么说

  -俞先生

  年龄:38岁 职业:律师

  小时候在苏北老家过年,那时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但过年味道特浓,蒸个镘头都特别热闹,左邻右舍互相分。今年 我带妻女回老家过年,觉得年味确实淡了,凑在一起吃顿年夜饭,走走亲戚,就算过年了。

  我认为,传统的年味不能丢。民族的才是永恒的,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不能断。既然是传统,必然有其精神的内容, 一定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过去舞龙灯、看花灯,多热闹。年轻的现代人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经无法体味这 种感觉,这等于是断了脉。长此以往,年味不淡才怪。我觉得过年实际也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光靠一个家庭是营造不起来 的,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

  -王小姐

  年龄:23岁 职业:银行职员

  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从我记事起,好像过年也就是吃吃饭走走亲戚,小时候领领压岁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我觉得过年是自己的事,没必要硬要加上传统文化的帽子。过年就是放假,年味重不重无所谓,开心就好。

  今年过年,除了走亲访友吃饭,我基本呆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在家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感觉温馨惬意,过年嘛 ,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就行了。

  -王衡君

  年龄:54岁职业:街道干部

  我老家在哈尔滨,可想而知,咱东北过年那味儿,比常州浓多了!还记得那首儿歌:“小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 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 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年味够浓吧?

  来常州快20年了,好几年没回老家过年了。在常过年,每年大年夜都是和几个东北老乡聚一起,在家做饺子,自己 擀皮,今年也不例外。其余时间嘛,一年忙到头,春节就当休假了,入乡随俗了。

  -黄胜德

  年龄:63岁 职业:退休

  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记得以前计划经济的年代,快过年了,每户人家一大早就要去菜场排队,那时豆腐、油、布等 样样要凭票购买,那个队排得长啊,让人感觉都在抢着过年。小孩子特别巴望过年,因为过年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其实 那时候的所谓好东西不过是些鱼肉、瓜子、花生,新衣服也是在供应站剪些布,自己家里做做的。虽然和现在的物质条件不能 比,但是过年的气氛却比现在浓得多,那份期待的心情很兴奋。现在物质条件是好了,但是也失去了以往过年所特有的兴奋。

  -张勇

  年龄:36岁 职业:工人

  我今年过年哪都没去,天气也不算好,放假7天,打了6天牌,年过得一点没意思。大年夜带老婆孩子去我妈家吃年 夜饭,晚饭后回家看春晚。年初一去亲戚朋友家拜年,晚饭在丈母娘家吃,初二到初七就一直和同事打牌了。两个字:无聊!

  对过年我基本没感觉,春节就像“五一”、“国庆”一样,不过是放了7天长假,出去旅游吧,到处是人。小时候过 年可不是这样的,穿着新衣裳,口袋里装满了零食,拿着父母给的5块压岁钱,买点鞭炮到处放,特别有劲。现在连我的儿子 过年都无所谓了,东西想吃、衣裳想买随时都可以。说到底,条件好了,年味没了!

  -邹丽娟

  年龄:22岁 职业:外来打工者

  我觉得你们城里人过年和我们老家很不一样,常州很多人都在饭店里吃年夜饭,这哪有气氛啊?在我们老家,大家都 在家里吃年夜饭,自己做菜自己烫酒,有味!我是腊月廿八回老家的,走的时候,看见常州除了路上的人多了些,手里拎年货 的人多了些,和平时星期天没什么区别嘛。

  城里的年味不如乡下,我们乡下到了腊月就开始杀猪腌肉,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感觉和你们城里就是不一样。 虽然春运期间车票特难买,但我一定要回老家过年,回家和爸妈亲朋唠唠一年的工作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感觉好?

  -沈英如

  年龄:76岁 职业:退休

  大家都说年味淡了,我倒觉得没淡。我有4个儿子,个个孝顺,儿媳胜似女儿,孙辈个个学习好。忙碌一年,大家天 天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这样的日子,谁还嫌多?

  年夜饭是在新北区一家大饭店吃的,今年轮到小儿子请客。初一到初七我们老两口就到大儿子家过年了,其他儿子每 天也都聚在大儿子家,大儿媳主勺,其余人帮忙,年年如此,亲朋上门拜年,年味一点没淡嘛。小时候孩子们过年,一个

苹果 切四份,现在水果吃不完,还怕霉了烂了。我们老两口身体健康,小辈孝顺,钱不愁花,满足了这三点,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我真希望所有的老人都像我们一样幸福、开心!

  凌维祺朱春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