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王选病逝专题 > 正文

当代毕昇耗尽毕生:王选院士因消化道出血病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02:20 东方早报
当代毕昇耗尽毕生:王选院士因消化道出血病逝

昨晚,北京大学连夜为王选布设灵堂。 北京娱乐信报 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讯 (驻京记者 吴玉蓉) 对于王选在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化中的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00年由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组织的‘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被评为第二项,仅次于‘两弹一星’,而王选院士正是这项成就的领头人。王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是国家对他这一贡献的表彰。总之,王选院士是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作出重大贡献并实现了产业化的杰出科学家、企业家。”

  “真的太突然了!”“除了悲痛,还是悲痛!”“一代创新宗师,沉痛悼念!”“当代毕昇,耗尽毕生。”“真正的创新者,一路走好!”……昨日,网友以各种形式,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的逝世表示哀悼。

  北大百年讲堂设灵堂

  早报记者昨天从北大校办了解到,北京大学已经成立以许智宏校长为主任的治丧委员会,将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布设灵堂供师生员工吊唁。北大昨天还开设了王选院士网上纪念馆wmblog.bdwm.net/user1/xinwenzx/index.htm进行悼念。

  对于王选病逝,网上纪念馆有悼念者说“太年轻了”。此前有消息说,王选的逝世,与“过度疲劳下的全身功能的失调”有关。1958年王选毕业留校时,北京大学以“会战”的形式研制中型计算机———红旗机,年轻的王选狂热地投入了计算机的设计、调试工作,甚至住进了实验室,夜里就睡在办公桌上。高负荷的紧张工作,长时间的体力透支,再加上随后而至的三年自然灾害,王选饥饿难耐,全身浮肿。1961年,王选因为过于繁重和疯狂地工作而病倒,当时,北京阜外医院的诊断是,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的可能性很大。万般无奈之际,王选回上海养病,一养就是三年。

  方正痛悼“方正灵魂”

  2002年7月29日,作为方正集团的创始人,时年65岁的王选辞去了方正控股董事局主席的职务。但在许多方正人的眼中,王选并没有彻底离开方正,除了他仍是集团的董事和方正控股的首席科技顾问外,王选仍然是公司的精神领袖。一位署名“电子公司员工”的人悼念时说:“作为北大方正的灵魂,王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为方正电子公司的创始人,希望电子公司能够长存,不要因王老师的离开而解散!!!”王选的去世对于方正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昨天记者致电北大方正集团,工作人员在接听电话时声音沉重,未发表相关评说。

  医院:死因为消化道出血

  据《北京娱乐信报》消息,由于王选是协和医院的VIP病人,虽然好几家媒体的记者都在追问,有关王选的病情医院并未透露多少内容。不过,据八宝山殡仪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透露说,王选是下午1点左右送来的,当时一起来的有几十个人。而“存放尸体手续存根”上显示:王选,69岁,死亡原因:消化道出血。

  “当代毕昇”“顶天立地”

  王选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1975年起主持照排系统的研制。针对精密汉字字形信息量大的问题,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使字形信息的总体压缩率高达500∶1,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来描述笔画的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化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这项技术获得了欧洲专利。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国内外十几项大奖,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

  王选院士是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先驱者。王选、柳传志以及段永基曾并称为中关村的“三剑客”,同样都创造了早期中关村的奇迹。在中关村,联想、方正、四通、

长城是上世纪80年代创业并崛起的高科技企业的典型。从1981年开始,王选便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
化工
作,使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大量推广。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

  声音

  痛悼当代毕昇———王选院士逝世!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兴国更需后来人。

  王选等人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功底,更有敢于在别人不曾走过的原野里独辟蹊径的勇气。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拼搏在科学前沿的信心与毅力;看到了历尽磨难、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看到了面向国家需求,急国家之所急,想民族之所想的爱国情怀;看到了诲人不倦、提携后进的崇高品格。———来自网民及专家们的自发评论

  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个好人。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

  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晚年的王选敢于直面现实,多次呼吁,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人们称赞王先生为当代毕昇,这并不过分,他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是中华印刷新技术的开路先锋,他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将彪炳史册。

  ———北大中文系学生刘占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王选

  1937年2月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集团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主要获得的奖项

  1986年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毕昇奖。

  1991年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

  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奖。

  2001年获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关专题:王选病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