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哈尔滨车工回忆中南海座谈:建议获得总理称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02:47 生活报

  哈尔滨普通车工回忆中南海座谈

  “总理说我的建议非常好”

  2月7日上午,国务院小礼堂里春意盎然,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座谈会正在征求各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的
意见。

  与会的十位代表中,除了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等知名企业家外,三位基层代表格外引人注目,其中的一位是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汽轮机厂车工刘义明,他作为唯一的一名产业工人代表随后所做的简短发言,受到了总理的称赞。

  一名普通工人为何能受邀到中南海与总理座谈?在会上他又提了怎样的建议?13日,记者前往哈尔滨电站集团汽轮机厂,在三分厂的车间里对刘义明进行了简短采访。

  让我参加座谈没想到

  找到刘义明时,他正在2号转子车床上忙碌着,蓝色的工作服上沾满了油污。

  8日从北京回来后,刘义明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现在厂里任务多,机器24小时不停转,工人三班倒。”已经52岁的刘师傅显得干劲十足。

  提到此次进京,刘义明说,自己怎么也没想到能代表全国的产业工人参加这个高级别的座谈会,这次与总理面对面座谈确实很紧张,但见了总理后又感觉很振奋。

  今年1月中旬,刘义明接到厂里的通知,春节前后要去北京参加一个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并要在会上发言,时间没确定,但要早准备,随时出发。

  自刘义明被定为参加人员后,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同志就不断叮嘱他准时到会,“前后共接到国资委的十几个电话,这让我感到了一些紧张,一定不能耽搁行程。”为此,刘义明把手机24小时都开着。

  后来国资委通知座谈会定在7日上午。6日,已经赶到北京的刘义明与其他几位受邀代表来到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翻阅《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充实发言内容。

  总理称赞我谈得好

  7日一早,刘义明等人乘坐有关部门安排的车辆出发。经过警卫人员的核实后,车子开进了中南海。想到一会儿就要和总理见面,刘义明心理未免有些兴奋。

  9时整,温家宝总理来到国务院小礼堂,满面笑容地同与会代表一一握手问候。“感觉特别亲切。”刘义明形容当时的感受。大家落座后,代表们一一发言,温总理边听边记,还不时插话。

  轮到刘义明发言时,他先是自报家门:“我叫刘义明,是来自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汽轮机厂的一名车工。”话音刚落,温总理插了一句:“汽轮机厂,我去过。”刘义明接着总理的话说道:“是呀,那次我还和您握手了呢。”一句话引得大家都笑了,会场气氛更加轻松,刘义明的紧张情绪也消退了很多。原来,2003年温家宝总理视察汽轮机厂时,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刘义明曾受到温总理的接见。

  刘义明已经想好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发言,一是提高国企职工创新能力,二是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问题,还有一个是关于宏观调控方面的。但此时已经临近中午,时间已不够用,刘义明就围绕与产业工人有关的问题大胆提出一个建议和一个希望。

  “一个建议就是:国家要关注国有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多办一些专业技术学校,把优秀的产业工人送到学校里学习,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机会。”

  “一个希望就是:国家近几年把优秀的产业工人定为高技能人才,我们工人感到非常自豪,也非常欣慰。希望能够制定更具体的措施,让全社会进一步认可我们,让产业工人更加积极地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发言虽然简短,但与会者都很受感动。“好,你谈得很好!”温总理连连称赞。

  座谈会结束后,温家宝总理还亲切地与大家合影留念,刘义明被安排到了总理的右侧。

  “转子王”创全国纪录

  汽轮机厂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刘义明虽然是名普通工人,但他在汽轮机转子加工方面的高超技术已在行业内闻名全国,在国家有关部门也早有记载。

  转子加工是汽轮机生产中技术含量最高、质量要求最严格的一项工序。刘义明已经在工厂干了35年,始终没有离开过转子加工这项工作。刘师傅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技术革新,思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在他的带领下,班组仅用7天时间就可完成一根30万千瓦汽轮机转子的加工,而其他企业要15天才能完成,创下了国内纪录。刘师傅也因此被大家称为“转子王”。

  作为厂里的主任技师,一位老师傅,刘义明不断地提携新人,把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同事。现在,他所在的班组已经有7人能够独立编排数控制操作程序并带班作业。他对徒弟要求非常严格,平时和他们讲的最多的是“责任心,肩上的担子”。因为一个毛坯转子,加工时出现一次失误,整个都要报废掉,企业要损失数百万元。

  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刘义明切实感受到,工人在技术方面的素质教育和改革创新是多么重要。“我这次之所以只提了这样一个建议,是有很多感触的。”刘义明说,许多一线工人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在工作中加以改革和创新,甚至招来的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对一些机械的操作能力也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切实地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而现在这样的针对性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却很少。

  我对厂子有感情

  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刘义明已对厂子有了深厚的感情。

  1971年初中毕业,刘义明就踏进了哈尔滨汽轮机厂,当年能进入一个国营大厂工作是件很幸运的事,他很珍惜这难得的工作。进厂之初,他就下决心要以厂为家,为厂争光。当时车工的级别最高是8级,达到7级每月就能挣到100元以上。“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努力工作,达到7级技工,开支的时候‘一百元不开捆’。”刘义明笑着说。

  在他不断的努力下,月工资从18元、32元到45元一直在上升,专业技能也日渐提高。1984年,30岁的刘义明就达到了技工7级,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如今,作为转子加工的技术领先者,刘义明的名字在同行业已经叫响,因此也有很多企业要重金聘请他。“我都拒绝了,作为同行业之间的交流,我可以给他们提供些技术指导,但让我离开工作了30年的企业,那不可能,我对它有感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