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所谓"改革方向之争"是庸人自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0:15 南方网
  董少鹏

  近期有经济学家大谈什么“改革方向之争”,说“2004年到2005年期间爆发了关于我国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应当向何处去的大争论”。

  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大范围内、在多少人之间爆发了这样严重的争论,笔者尚不知晓;即便真的有人“正力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也是蚍蜉撼树,除
非炒作,何必与其“大争论”!

  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上已经行进了27年余,并且在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绝大多数人因改革而受益,并且寄望继续改革。尽管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一些过时的举措也需要改变或者放弃,但是,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早已成为共识,没有形成大的争论。

  如果说“方向之争”,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具有标志性的历史意义。那次大讨论的实质,是高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民意,果断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一次思想动员。当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这场讨论的伟大意义,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历史。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引进外资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从允许8人以下雇工到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写入宪法,从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从股权分置改革到免除农业税,从成为WTO成员国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从成为全球财经外交的主角到与主要大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发展自我、强健自我的脚步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宝贵经验,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情况,从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成为凝聚人心、指导各项工作的理论武器。

  诚然,我们在发展资本市场、改革国有企业、保护资源环境、改善教育医疗、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等工作中,也走过弯路,有过争论,但经过认真研究和总结,思路已经清晰,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即便对于GDP增长这样重大的宏观发展思路偏颇,人们也是逐步认识到并逐步加以纠正的,并不是在哪个时间点上“一刀两断”的。而且,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期GDP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经济体量就不能较快地扩大,不仅难有谈论绿色GDP的基础,甚至在全球经济中的发言权也将继续微弱。

  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了继承和发展的统一,结合了新的情况,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阶段的完善和发展,它没有也不可能与改革开放的历史割裂开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把

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乃至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的讨论提升到所谓的“改革方向之争”、“中国向何处去的大争论”的高度,完全是少数庸人自扰,有点自我发烧的味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