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种填报方式各有利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0:39 新文化报

  省人大代表提出的“考后报志愿”的建议,引起了各方关注,见仁见智,各方传来不同的声音和反响,昨日,众多读者打进本报热线,发表自己的看法。

  各方观点

  考生观点一

  当年的试后报考让我受益

  到底是高考考前报志愿好,还是考后报更合理?连日来,市民、教师、专家等意见各不相同。“我觉得考后填志愿挺好,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昨日,2000年参加高考的祝同学对记者说。

  “虽然我平时对成绩有充分的估计,但真正考试的时候却没想到发挥得这么好。所以考后报志愿,让我如愿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祝同学说,他是2000年在镇赉三中参加的高考,在考试前,他预计自己应该能得到480分。而当他真正临考时,因为发挥出色,得了522分,最后顺利地考进自己希望考入的大学。

  “如果按考试前报志愿的方式,我不一定会报这所大学。因为发表分数了,我对自己的成绩有了准确的定位,加上初步预测一下在全年级总体成绩中的排位,所以更精确地进行了选择。”祝同学说,在他们班里也有优等生考试失利的情况,但是因为事后掌握了情况,所以是选择普通院校,还是选择复读,大家作出了更适合的选择。

  考生观点二

  当年填报志愿时不知所措

  刘先生已经参加工作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是2000年参加高考的,当年是考后报志愿,但因为当时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人太多,一时间弄得他和家人不知所措,不知自己到底该怎么报志愿了,又怕大家“扎堆”,又怕自己报低了,因为不知道到底自己处于哪个位置,当时很犯难。他没敢报的学校,结果还没有招够人数,他现在还感到遗憾。

  热线呼声

  读者仍支持考后报志愿

  昨日,本报关于考后填报志愿的热线依然炙手可热,打来电话的读者都希望考生可以揣着考分报志愿。

  市民刘先生认为,考完试后再报志愿比较好,这样可以避免高分回读现象。去年其妹妹家的孩子就是因为填报志愿时没报准而落榜的。一个优秀的孩子回读一年就要浪费他一年的时间,晚步入社会一年,是个很大的损失。

  市民朱女士说,考前报考有很大的弊端,容易让学生产生很多的心理疾病,她姐姐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在报考那一阶段,因为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出现了失眠、焦虑等症,经常得吃一些镇静药、安眠药。这对孩子的身体及心理都是不利的。如果改为考分公布后报考,让学生家长依据成绩报考,那样会很公平,也可减少考生心理压力。

  我省试点回放

  省内专家

  考后填报志愿试点不理想

  省内相关专家昨日表示,我省也曾经有过考后报志愿的尝试,但并不理想。据介绍,为了论证到底是考前报志愿还是考后报志愿,有关部门也费尽了心思,曾经多次召集论证会,征求各方意见,最后综合考生和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还是恢复了考前填报志愿。

  相关人士认为,教育部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未作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所以灵活性比较强,各地招生办可根据具体生源适应情况来制定。

  那么我省为什么选择考前填报志愿呢?从试点情况看,考后报志愿曾经引起了学生及家长的异议。一是考后填报志愿,容易导致学生志愿趋向的“大帮哄”,学校之间竞争走偏,学生们都去报相应的、所谓的顶尖高校,相对来说,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当年却在我省招不满预定指标人数,而往往到第二年,这些学校就按照前一年实际招生名额而制定我省的招生指标,不排除这些较好学校在我省招生指标会受上年情形影响而减少,这就给我省的考生带来极大的损失,失去了机会;二是同档分数的学生数量太多,学生根本无法准确估计自己的成绩在同档分数中所处的位置,很容易产生“高分报低,低分报高”的现象,最终还是对考生不利。

  三省市说填报方式

  据介绍,目前,我国高考填报志愿的方式仍是三种,高考之前一种、高考之后估分和出分两种。高考之前填报志愿的省市有5个:北京、上海、广东、重庆和吉林;估分填报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6个(见附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的省、自治区有10个(见附表)。昨日记者了解到,有一些实施这三种不同报志愿方式的省市正在酝酿改变目前的作法。

  北京

  志愿草表受到欢迎

  相关人士分析,北京曾在海淀区、西城区试行在考生填报正式志愿表前先填志愿草表。学校提前一周将志愿草表发给考生,然后由区招办对各学校报送上来的志愿草表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情况及时反馈给每一位考生。从这份反馈信息里,考生能知道本区报考各院校的人数和报考考生的模拟成绩,帮助考生作出清醒、理智的选择。这样考生可根据反馈信息重新调整自己的志愿。海淀区、西城区的做法深受考生和家长欢迎。但是,由于这种做法只在这两个区进行,考生得到的信息仍是不完整的,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他们仍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这种做法在全市推广,由市有关部门来做这项工作,志愿“扎堆”的现象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到避免。

  相关专家说,要保证填报志愿准确无误,就必须了解报考同一学校和同一专业的所有考生的情况。考生“知己”并不一定“知彼”,只要考生不清楚竞争对手的情况,就不能完全避免报考的盲目性。他戏称考前报是“蒙着报”,而出分报是“报着蒙”,而后者要求考生能预测投档线,“赌注”下得很大。

  此外,出分报志愿使“扎堆”和“成批落档”的可能性增加。专家说,一个本来只能上一般院校的考生如果意外地达到了清华大学的分数线,他一定不会仅仅满足于报考一般院校,“这样就非常容易出现报考学校和专业过分集中或生源不足的现象”。

  专家指出:“考生知道成绩后填报志愿的做法更加突出了‘一考定终身’的片面性,这实际上对应试教育起到了强化作用。”专家表示,成绩公布之后,高校不但无法向考生提供负责任的相对准确的信息咨询服务,而且也无法通过调节计划“消化”高分考生。填报战线拉得过长,使考生和家长承受了过重的心理负担。

  黑龙江

  考后估分报考是一种进步

  据黑龙江省招考办有关人士介绍,黑龙江公布“考后报志愿”后,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该人士认为,考后报志愿相对以往是一种进步,对多数考生有利。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考前安心学习,考试后根据自己考试估分报考院校了。有往年分数段和自己估分作参考,考生对自己的情况估计得较准,报志愿针对性强,失误就会少一些。再有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因心理素质、临场变化等原因出现考试失误,同时也总有超常发挥的考生,这样其考前报的志愿就会过高或过低。考后报志愿则避免了这一现象。考后报志愿也有弊端。一些考生在报志愿时,只了解自己的情况,再根据往年分数段,就认为报某校很有把握。这样很容易造成某些学校报考者“扎堆”,导致分数线水涨船高,而另一些学校却少人问津的现象。

  河北

  出分后报考信息服务要跟得上

  河北省过去长期实行的是估分报志愿,近几年改为出分后报志愿,而且坚持了下来。该省高招办一位负责人说,“考后出分报志愿”,让考生基本上心中有“数”,可以量体裁衣地进行选择,从而被录取到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只要配套的信息服务能够跟上,考生志愿“扎堆”的问题可以避免。据他介绍,河北省在通知考生成绩的同时,还向考生提供各高校在该省近3年的提档线、考生在全省的排名。青海省在全国最早推行这一填报方式。该省考试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增元表示,只要度过了一段适应期,此种方式的优势会逐渐为人们所接纳。

  本报记者 辛言

  实行不同填报方式的省、市、自治区一览表

  高考之前填报志愿的省、直辖市

  估分填报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的省、自治区

  北京、上海、广东、重庆、吉林广西、河南、新疆、贵州、黑龙江、湖南、山西、福建(高职高专)、云南、陕西、湖北、天津、安徽、江西、 西藏、甘肃浙江、山东、河北、江苏、内蒙古、辽宁、海南、四川、青海、宁夏(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