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次不良信用记录会伴随你终身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5:12 青年时报

  某门户网站工程师郭靖峰,3年前开始每月还银行贷款,有几个月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及时还款被银行“点了名”。今后,郭靖峰若是再有这种“赖账”记录,就将被录入一个全国性的信用信息库,跟随着他的生活,并被全国的商业银行共享。

  日前,央行宣布“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于1月正式运行”。该数据库的信息包括了个人基本信息,如配偶名称、家庭地址、工作单位等;信用卡信息,如办了
哪几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额度及还款记录;在银行的贷款信息,包括贷了多少款,是否按时还款等信息;还有就是信用报告被查询的记录。今后,个人信用报告信息还将进一步完善。

  在郭靖峰看来,央行的举动有些苛刻。他认为,征信系统的开通,无疑对众多老赖打击不小,但“误伤”了他这样并非主观故意的储户。众多的专家也因此疑问多多:像郭靖峰这样被动拖欠的储户,私人信息也将让各个银行共享,隐私权何在?数据库的信息种类繁多,能否有效地协调各主管信息单位的关系?既然是为了抵制社会中的“老赖们”恶意欠债,那么如何定义是否恶意?

  难逃条块分割之痛

  对于央行的举动,有人戏称这是银行向“老赖”的“祭刀”行动。然而,也有人提出了央行此举的被动之处。“数据库的运作成本会很高,协调效果也需要观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许建说。

  他解释说,要把个人的学历、婚姻状况、还款等信息统一记录在一起,需要很多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行,加上目前数据库尚未实现全国联网,银行之间协调制度仍在制定之中。另外,个人及企业征信系统的运作还涉及到法律问题,如何在公示“不良记录”的同时避免“负面信息”的影响亦成为运作难题。

  据了解,目前央行主导建设的两个数据库,除涵盖了97.5%的个人信贷外,还包括几乎100%的企业信贷记录。可以说,央行在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买房买车等“大宗”还款记录是否能足够成为约束人们信用记录的限制条件还有待商榷。一些民间借贷行为的信用状况无法用央行主导的个人征信系统来检测,比如个人纳税的诚信记录、私人公司(没有贷款)履约记录、个人的违法犯罪记录等等。

  信用资源还需“规模”整合

  和郭靖峰相对应的人群是“老赖们”。他们利用恶意透支或欺骗的手段来操作信用卡等和银行有关联的交易,全国每年因各种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

  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仅仅是我国正在推行的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工作的一部分。目前,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向国务院办公厅上报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计划在已经建成的央行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上,扩充库容,容纳更多的信用信息,以整合形成全国联合征信服务体系的数据库平台。

  同时,全国已经有重庆在内的多个省市加紧建立各自的相关信用系统,以期尽快与全国的数据库联网。

  但是,也有人表示出了担忧,一位在工商系统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属于金融系统的信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仅在人民银行内筹建尚需数年之久。如果将社会保障、税务、教育等等信息纳入其中,涉及到部门更为繁多,而一些领域的自身系统内尚未实现全国联网。同时,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还需要观察,运作成本费用会很高。因此,大范围的信用资源整合仍需时日。

  不良记录国外一般保存七年

  除运作难题外,个人信用体系在操作层面亦存在种种难题,比如“不良记录”是否会跟人一辈子,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记者从央行征信管理局了解到,即便是银行也不能随便查询个人信用信息。

  “目前只有在三种情况下可以查询这些信息。第一是本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获得本人的授权后,银行才能进行查询;第二种情况是已经办理贷款的,为进行贷后管理,银行可以不需要取得授权进行查询;第三种情况是本人申请,可以查阅自己的信息。”

  该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保护个人隐私,该数据库在技术上也进行了限制。每次信息被查阅时,谁查阅了这个信息、为什么查阅这个信息都会被数据库记录下来,“这种记录甚至精确到是哪一家银行的哪一台机器查询的”。

  而一旦有人怀疑自己的信息被滥用或泄露,可以向征信管理部门反映并要求处理。如果银行违反了规定,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将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另外,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良好的信用记录将成为一个人的无形财富,那么一些不良的记录是不是就要被一辈子记录在案而影响终身?对此,征信管理局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有关部门还没有最终确定不良记录的保存期限,但目前国外一般规定是保存七年。

  显然,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要建立起这样一个庞大体系则需要多方的协助。

  中国经济周刊


来源:青年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