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棚户区:这个角落令人心痛(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4:47 山西晚报

  记者探访,带你去看那里居民的生存现状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0万职工,目前住在棚户区内的职工尚有1万多人。这里的棚户区分布在矿山周围,房子绝大部分是解放初期建造的。50多年来这些房子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规模越来越大。像这样的棚户区在我省很多地方都存在,住在棚户区的煤矿工人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如今,他们退休的退休,下岗的下岗,成了城市
里最贫困的群体。许多人在棚户区住了几十年,居住条件几乎没有得到过任何改善。

  这里居民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住在城市边缘的棚户区内,他们究竟距离现代文明生活有多远?

  2月14日,在太原市房地局工作人员带领下,本报记者走访了太原市两个棚户区比较集中的地方,令人欣慰的是,其中西山煤电集团的棚户区已经被列为今年太原市棚户区改造的试点。

  

棚户区:这个角落令人心痛(图)

  棚户区内狭窄的小胡同

  祖辈三代蜗居棚户区

  今年62岁的刘大爷是官地矿的一名工人,从父辈起全家人就住在这个仅有3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40多年过去了,房子已经破旧不堪。

  今年,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又多了一口人———儿子去年11月份结婚了。提起这事刘大爷感慨不已,“儿媳妇真不错,就这种条件,人家还愿意进门。”为了解决住宿问题,他又在房子旁边建了一间屋子,正好放下一张双人床,作为自己和老伴的卧室。其他不多的空地上,摆放着一张旧沙发和红木大箱子,整个屋子被塞得满满当当。

  对年迈的刘大爷来说,最难熬的就是寒冷而漫长的冬天。“房子四处走风,屋里比屋外还冷”。另外一个难题就是上厕所,“出了门往右拐,得走100多米才有个厕所。”

  尽管条件并不好,但与其他住户相比,“这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住户,有院子,有一间半房子。”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房地产公司武书记告诉记者。

  高粱秆支起的房子

  下午1点多,记者走进位于恒山路光社附近十三冶的棚户区,街上零星站着几个人,棚户区内路面坑坑洼洼,马路上堆放着几堆没有清理的垃圾,一个小商贩正在为居民修理破损的锅底。路旁一排排低矮的房子破烂不堪,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堆煤,窗户玻璃外都包了层塑料布,附近居民解释说,这是用来挡风御寒的。

  “原来以为只住5年,没想到却住了近50年。”今年72岁的王凤吉老人无奈地说。1957年,王凤吉老人和妻子一起从东北来到太原,像王大爷这样的居民这里还有3000多户。

  王凤吉老人告诉记者,宿舍区房子的质量比帐篷稍强些:墙体是用高粱秆支起来的,两面涂了层黄泥;房顶是用竹管搭的,上面抹了白灰,铺了油毡纸。老人告诉记者,这种房子夏天漏雨,冬天进风。

  在这个棚户区当了20多年居委会主任,刚刚退休的李大妈表示由于简易房墙体是用高粱秆支起来的,好多房子都有随时坍塌的危险。还有就是许多居民用火炕取暖,一旦引燃墙体内的高粱秆,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搬迁居民左右为难

  “五一街、五二街、五三街……”在西山煤电集团的棚户区一带,有这样的街道名称,武书记告诉记者,这是年代的标志,“五一街是指这条街上的房子是1951年建的。”

  走进“五一街”的胡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小平房,摇摇欲坠的墙体和破烂不堪的门窗……

  提到搬迁,住在这里的李师傅语气中有些埋怨,“年年都说要拆迁,但说了多少次了也没有拆掉,这住楼房的梦啥时候能变成现实?”

  对于搬迁,居民们充满期待,也提出了很多疑问。在五一街的胡同内,几位中年妇女拦住了记者的去路。“是不是来研究搬迁的事?”“什么时候拆?”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询问着。“住楼房谁都愿意,但我们就怕搬不起。家里一个月收入六七百块钱,就算房子再优惠,也买不起。”

  “我们如果要搬迁,就得先出去租房子住,可这周围哪儿能租上啊。”一位大娘抱怨道。武书记告诉记者,去年拆迁了一批棚户区,周围的房子都已经租出去了,如果要继续拆迁,老百姓的住房是个大问题。

  住在棚户区的这些居民,在搬迁面前,显得左右为难。

  棚户区改造大幕拉开

  据了解,目前全省国有重点煤矿住在棚户区的矿区职工共有94444户,居住人口达256524人。棚户区的形成是由于山西绝大多数煤矿企业都是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缺乏资金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所致。“十一五”期间,全省要加快改造矿工棚户区,新建住宅面积614万平方米,基本把全省矿工棚户区改造为新的住宅小区。

  从1月下旬起,太原市房地局与国土局、发改委等部门已经先后召开9次会议,研究部署棚户区的改造问题,一个专门针对西山煤电集团棚户区试点的“方案”也已经开始实施。省政府为此专门发出指示,要求凡涉及棚户区改造的审批事项,要简化办事程序、随到随办、特事特办、从速办理,确保4月1日开工。

  此次开工建设,意味着16000多人生活的变迁。

  采写:本报记者刘捷梁建东摄影:本报记者马立明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