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找农业增收的新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8:41 扬子晚报

  记者从新年前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获知这样一个信息:从1997年到2005年这9年中,除2000年和2004年以外,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部分有7年为负增长,2005年的绝对额只有1350元左右,比1997年的1475元还少100多元。

  这些数据提醒人们,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一难题,除了要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外,农业本身也要寻找和挖掘提效增收的新途径。记者在全
省各地采访以及与农业专家交流中发现,开发农业的非传统功能是一条有效的现实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主要任务就是生产食用和纺织用农产品,农业的功能十分单一。实际上,农业的功能十分丰富,在生产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同时,还发挥着防止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继承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农产品卖难和效益下降成为眼下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农业的以下三种功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一是与旅游业结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二是与制药产业结合,开发农业的药用功能;三是与汽车或能源产业结合,开发生物能源。旅游、生物制药、绿色能源都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传统农业如果能够与这些产业挂钩,必将大大拓展其增收空间。

  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我省大中城市近郊的一些著名观光农业景点如南京的江心洲观光农业园、苏州的未来农林大世界、无锡的龙寺生态园等游人如织。一个介于农业和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正在成为我省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现有各类观光农业景点180个,去年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直接收入25亿元。

  观光农业的兴起,不仅给我省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还给长期受产品卖难和效益下降困扰的农业带来了无限生机,传统农业一跃提升为三产行业,农业效益也随之实现了“三级跳”。如无锡龙寺生态园租赁农民土地,原来种水果的果农变成了领工资的公园职工,年收入确保达到1万元。南京江心洲发展观光旅游业后,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门票、餐饮、购物等三产收入,农产品销售形势也彻底改观,原来巨峰葡萄拿到外面去推销,每500克只能卖0.8元,现在全部被游客买走,价格上升到4元左右,高档一点的卖到30多元。为此,南京市农林局局长安开根深有感慨地说,农产品要卖出好价钱,要么卖得很远,要么卖得很近。很远指出口,很近就是指发展观光农业,让游客上门购买。

  在西方发达国家,观光旅游已成为农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据省旅游局领导介绍,美国的夏威夷有5500座农场开展农业旅游,意大利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德国从法兰克福到慕尼黑一带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已成为德国旅游产品中的一张王牌。在新西兰,位于奥克兰附近的罗塔鲁阿的彩虹农场,有一个只有1平方公里大小的农牧业旅游点,精心策划了一台以牧羊犬赶羊进场、剪羊毛、喂羊羔、挤牛奶、看珍稀种羊等参与性很强、吸引力很大的表演项目,每年吸引来自五大洲的数千个旅游团队参观,一年仅门票收入就有几百万美元。国外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发达、城市和人口密集的江苏尤其适合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随着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制药行业纷纷把目光转向天然动植物资源,农业与制药行业的关系日益密切。记者看到过这样一篇新闻,德国制药业巨头拜耳以1500万美元的天价向英国一家科研单位购买了三头山羊,这山羊之所以身价如此昂贵,是因为通过基因移植,山羊产出的羊奶中含有一种抗脑、心血管病的药物成分,这三头山羊成了三个天然的药物工厂。近年来,我省泰兴、邳州等地银杏产业的勃兴,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银杏的功能从食用拓展到了制药领域。

  石油价格飞涨和能源短缺成了去年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一大热点话题,能源危机的出现为植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也为农业增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去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上提出,中国现已查明油料植物为1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为154个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质燃料原油料基地的乔灌木种近30种。更为可观的是,我国生物质能(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于生物质内的能量)相当于7个大庆油田能源产出量,通过实施沼气计划、酒精计划、秸秆能源利用计划和能源作物培育计划等,有效利用部分生物质能,可以形成一个绿色大庆。可以预见,随着产业化开发水平的提高,生物能源生产成本降低到有市场竞争力的水平,越来越多的汽车将由土地里种出的植物来提供动力,广大农民也能从规模庞大、效益可观的汽车产业中分一杯羹,长期困扰人们的农产品卖难将成为历史。

  本报记者邹建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