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9:11 解放日报

  

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纲要》确定的目标是: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综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能力已经具备。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国际公认的界定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指标是: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在获得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量上占优势。而我国目前科技对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发明专利数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2004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23%。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但必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却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全部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需要各行各业加强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既然是社会变革,必然要对既有理论和传统观念形成挑战和冲击,必然伴随着社会关系的调整和演进,必然出现新旧体制和机制的摩擦与冲突。所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有序推进,加强对各方面关系的协调。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要把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强自主创新,在重点领域、重大课题的研究上实现突破,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加大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的成长,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改变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的局面,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要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98%,农村居民低至0.7%,与美国2001年已经达到的17%相去甚远。科学素质高低是决定国民创新性的重要因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强化科学素质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要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土壤。应倡导学术平等,鼓励自由探索,努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并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赵长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