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 两家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10:38 南方新闻网 | |||||||||
一次孙子吃午饭时把蔬菜全都捡出来扔掉,邢先生的巴掌忍不住落了下来。孙子不哭不闹,拿起电话叽里呱啦讲了一 通。以为他是向儿子媳妇告状呢,15分钟后,一辆车停在了门口,原来他报了警。 于新移民来说,不断改变自我,适应西方文化,融入主流永远都是生活的主题。而大部分活动局限在自家院墙中的老 人,早就过了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眼看着自己亲手
帮助孙辈学习中文是很多老人日程表上重要的一环。在国内曾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薛苏玲来美之前为外孙设计了一套教 学方案,后来才慢慢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得多。光是教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就让她迟迟拿不定主意。“一看这边的中文报 纸就蒙了,都是繁体字印的。”等终于决定简体字代表未来的趋势,她又发现对自己的学生行之有效的反复读写的方法对外孙 并不适用。小家伙只有6岁,却知道捍卫自己的“业余时间”,让他放学后在课桌前额外坐上半小时简直势比登天。时间久了 ,孩子见到薛苏玲转身就跑,还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不用学中文”。“再这样逼他,他很可能会憎恨自己的中国背景 ,那样就适得其反了。”薛苏玲说。 事情出现转机是从薛苏玲跟外孙学英语开始的。孙子爱吃苹果,可每次问外婆要苹果吃时薛苏玲都听不明白。她让外 孙每次要苹果时都念叨一句“苹果,Apple.Apple苹果。”又向外孙讨教家里各种器物的英文单词。试了半年, 外孙已经可以用中文说出大部分日常用语,而她也无心插柳地记住了很多英文单词。“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对个人价值看 得很重,你向他学习,他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反而会帮助他的学习。” 邢老先生的文化冲突就激烈得多了。现年10岁的孙子本是外公外婆帮着带大的。几年前邢先生的老伴去世,两家老 人来了个大换班,他接替两位亲家来美国。邢先生是东北人急脾气,坚信不打不成材的老理儿,儿子小时候没少挨打,所以一 开始就警告老爷子在美国打孩子是大错。但一次孙子吃午饭时把蔬菜全都捡出来扔掉,邢先生的巴掌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孙 子不哭不闹,拿起电话叽里呱啦讲了一通。以为他是向儿子媳妇告状呢,15分钟后,一辆车停在了门口,原来他报了警。 对于本文一开始提及的登机回国的邱素琴,中国家庭中最敏感的婆媳关系在美国文化这个催化剂下就更加难以驾驭了 。 矛盾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像邱素琴一样在孙辈出生前迁来的中国老人,孙辈出生到进入幼儿园的四五年是他们 最快乐的时光。在华人少的地区,刚出生的亚洲娃娃往往在医院引起明星效应,看着老美医生护士对自己的孙子稀罕得爱不释 手,邱素琴也曾沉浸在“没我哪有他”的自豪之中。之后的日子一家三代挤在租来的小公寓,白天各司其职,晚上凑到一起, 老人边给孙子喂饭边听年轻人谈论老外同事喝冷牛奶吃生菜叶的趣闻,其乐融融。邱素琴回国前接受采访时回忆这些往事脸上 一直挂着笑容:“那时候我跟着孩子们把迪士尼的动画片都看遍了。” 但天伦之乐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一天天消逝,到第二个孙子进了幼儿园,邱素琴的生活中几乎就不再有欢笑了。老师说 孩子少言寡语不爱和小朋友玩,媳妇坚决认为是平时孩子和奶奶讲了太多中文影响了语言发育,家中官方语言从此变成了英语 ,邱素琴感到她完全成了这个家的局外人。媳妇开始抱怨她煮菜的口味甚至上菜的顺序,“我就不明白,怎么就突然要学美国 人先上汤后上菜。”邱素琴说。隔三差五媳妇还拐弯抹角地吹吹风,像是:“您来了这么久不想回去看看吗?”或是“其实也 就是中国家庭,在美国哪见过父母跟结了婚的儿女一起住的呀。”直到有一个周末,她披上外套,准备跟往常一样全家一起到 超市买菜时,媳妇阴着脸把儿子叫到一旁嘀咕了半晌,儿子转过头来为难地说:“妈,您就在家歇歇吧。”在那个盛夏的晌午 ,邱素琴一下子从里到外发凉,她知道自己一直在刻意回避的恐惧终于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这个家已经不再需要她了。 出家门又是一片天断改变自我,适应 一天傍晚趁儿子媳妇晚饭后去散步,手心出汗、声音发抖的侯君梅拨通了她这辈子第一个应聘电话。雇主没听完说了 句“不感兴趣”就挂断了电话,侯君梅坐在没有开灯的客厅里流了很久的泪。 邱素琴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常驻老人们遇到的难题。完全依附儿女,没有朋友、没有经济收入,甚至没有自己的 居住空间的“三无”老人们,无法像国内老人那样在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活架构中找到内心的平衡。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鸡零狗 碎的家务事和微不足道的小情绪,也容易被放大好几倍,成为单薄生活的焦点。 “老人们在美国要想过得好就必须独立,经济上和生活上都要独立,走出家门又是一片天。”60岁的侯君梅说。 对于年过半百的老人们,悟出这个道理需要很长时间,而在彷徨中走出第一步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旁人无法想象 的勇气。侯君梅两年前做出自己“这辈子最大胆”的决定时就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心灵煎熬。和很多老人一样,那时的她也在婆 媳不和的背景下生活,也曾以为自己将闷闷不乐地终老余生,直到有一次儿子的一位朋友来家做客时聊到家里新请的中国保姆 。 “在中文报纸登广告请的,58岁了,干活特别利索。”侯君梅清楚地听到了这句话。“58岁也可以当保姆?”她 这样想,从此开始留意中文报纸上的分类广告。 一天傍晚趁儿子媳妇晚饭后去散步,手心出汗、声音发抖的侯君梅拨通了她这辈子第一个应聘电话,老老实实地告诉 雇主自己在国内时是制药厂的技师,家里呆不下去才来找这份工。雇主没听完说了句“不感兴趣”就挂断了电话,侯君梅坐在 没有开灯的客厅里流了很久的泪。 第二次流泪是第一个雇主开车到儿子家来接她上班的时候。那是个刚刚当爹的北方小伙子,人很热情,一见面就叫大 妈。但侯君梅牢记着自己的身份。在车上,她怯生生地问:“我没做过保姆不懂规矩,以后是不是得叫您老爷?”小伙子哈哈 大笑:“我姓张,就叫我小张吧。”侯君梅心里一下子暖暖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职业保姆,每月1200美元的工资让她的口袋渐渐丰满起来。每周六天住在雇主家 ,周末一天回家探亲,总是给孙子孙女带很多吃的玩的。祖孙三代珍惜这难得的一天团聚,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现在一有 老人跟我诉苦,我就劝他们出来当保姆。”侯君梅说完大笑。 其实,即使是不愿或不能打工的老人,依靠美国政府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的福利也可以做到自立,当然前提是拿到绿 卡。美国人两代人之间亲情的淡漠使美国的福利完全按照老人自己的而不是儿女的收入水平衡量申请人资格,按这个标准,中 国老人大部分都可以享受这些福利。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政府公寓,每月只收几十美金房租,老人们还可以申请免费医疗和每 月四五百美元的粮食补助。对于习惯了简朴持家的老人,这已经足够支撑起衣食无忧的独立生活。 坐落在新泽西州东橙市的老年公寓紧邻一座教堂,每天夕阳西下时,卢学山和夫人曹英就倚在自家窗前欣赏落日从教 堂的尖顶上缓缓滑落的景色。东橙是个低收入黑人聚居的小城,街上经常看到穿着肥裆裤、戴着金耳环四处游荡的青年,已经 在这里住了两年的卢氏夫妇仍然不敢在太阳落山后出门。他们是公寓中惟一的华人房客。虽然不讲英语,但和楼里的邻居们处 得很好。采访时,一位黑人老人摁响门铃,送来一篮刚烤好的面包。卢老先生握着客人的手,两人用英文和中文各说各话聊了 足有十分钟。“这是我们的麦内哲。”(manager楼管)卢老先生介绍。“Theyareverynicepeople. ”他们是很好的人黑人老先生这样说。 二人世界多出了大把时间,卢氏夫妇重新拾起了年轻时因为太忙而丢掉的爱好。卢学山挥毫泼墨勾勒中国山水,曹英 则在鸡蛋壳上描画京剧脸谱。作品积多了,就在公寓的活动室里举行小展览,再分送给邻居们。 女儿一家住在一小时车程的另一城市。一开始就反对父母搬来老年公寓的女儿,直到现在仍会在别人问起时说父母是 去旅行或走亲戚。但对于卢老夫妇,真正享受美国是从搬到东橙开始的。他们的窗台上摆着一棵植物,曹英说是荔枝树苗,卢 学山偶尔把吃过的荔枝核吐在花盆里,没想到就长出来了。两人打算等它再长高点就移栽到公寓后院里去,看最后是不是真的 能长成大树结出果实。“有时候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它们的适应能力比人们想象到的要强得多。”她说。来源: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