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珍贵文物尽快住进宽敞新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14:14 海峡网-厦门晚报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漳州“两会”快递

  政协委员认为,加强漳州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本报讯 (记者 刘丽英) 近日,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本次“两会”,政协委员们十分关注漳州的文化遗产保护。

  漳州属于闽南文化圈,拥有木板年画、芗剧、木偶戏、大鼓凉伞、漳浦剪纸等独特的闽南民俗。但由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日益萎缩,加强保护迫在眉睫。

  政协委员们建议组织市、县(区)相关部门做好普查工作,确定应该抢救、保护并继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保护;出台相关的保护措施,提高政府、群众的保护意识。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员培训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硬件投入。收藏、诠释和展出文化遗产,切实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内容、风格、特点。

  郭志贤委员说,漳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拥有一级文物20多件,二级文物33件,三级文物766件,未定级文物3870件,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但现馆址面积仅900平方米,房屋老旧,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不相称。而新博物馆自1998年动工至今已8年,因资金困难,内部配套无法完工,至今仍无法使用。应尽快落实资金,让珍贵文物有个宽敞的“家”。

  庄宗沛委员说,中山桥始建于宋朝,是市区九龙江上惟一的历史名桥,现已成为危桥,而采砂船仍在冲击着桥墩。建议成立中山桥交通管理机构,将中山桥定位于步行桥进行修缮,严禁在中山桥附近采砂。

  (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