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药品市场保护引发患者质疑 揭开卖真药“刮掉喷码”的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11:54 黑龙江日报

  本报首席记者 董景峰

  消费者怀疑自己用上了假药、过期药。但商家坚称药品质量绝无问题

  一种静脉注射的药品,包装瓶上的喷码被人为刮去,一个消费者怀疑自己用上了假药、过期药。但是,商家坚称药品质量绝无问题,只是因为该品种原则上“只做医院”(只
在医院里销售),流入药店之前才不得不刮掉厂家用来追查供货渠道的系列号。

  在医药营销圈子内,“临床品种”与“OTC品种”是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只做医院”的品种,往往蕴含着巨额的利润。那么,究竟是什么催生了这个医药市场的怪现象呢?近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药品喷码被刮掉遭质疑

  大过年的,哈市市民白女士遇到了一件闹心事。儿子亢某咳嗽得厉害,白女士领着他到医院,被诊断为支气管炎,医生开出了“喜炎平”注射液静点的处方。

  2月3日,白女士带着处方来到哈尔滨火车站前一家药店,购买了14支“喜炎平”注射液,每支15元,比医院便宜了10元钱左右。用药之后儿子的病情开始明显好转。6日,白女士再次来到这家药店,又买了11支“喜炎平”。但是,使用了第二次购买的药品之后,儿子的感觉不是太好。白女士便仔细看了一下这批药品,发现注射剂瓶上有一部分喷码被人为地刮掉了。

  药店为什么要刮掉药品包装上的号码,是不是这些药已经过期了?7日,白女士找到了这家药店,营业员让她放心:这些药肯定是真药,而且肯定没有过期,并约“喜炎平”厂家的工作人员与她解释并协商处理此事。

  9日,记者来到该药店采访。据药店部门经理梁某介绍,发生消费者投诉事件之后,药店对此事进行了调查。该药店从未正式进过“喜炎平”这个品种,是柜台营业员刘某趁春节放假、领导不在家之机,从自己一个做“喜炎平”代理的亲属那里私自拿来20多支“喜炎平”放在柜台下销售。事情查明后,该药店已将营业员刘某开除。

  同时,梁经理表示,经他们调查,虽然药品系营业员私卖,但肯定不是假药或过期药品,“喜炎平”包装上的喷码是供货的厂家业务员刮掉的。这种“处理”方式,在药品营销业内叫做“抠号”。

  既然是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的真药,为什么要“抠号”卖?“抠号”想要隐藏什么信息呢?

  防止“抠号”缘于市场保护

  据梁经理介绍,“抠号”是在药品销售环节中,一些业务员为了自己的“串货”行为不被厂家发现而采取的特殊手段。业务员“抠号”抠掉的并不是与产品质量追踪相关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信息,而是产品系列号。很多厂家为了防止“串货”,都为产品编制了系列号,不同系列号的产品专供不同的市场。当他们的产品在不该出现的市场出现时,厂家只要通过系列号便可以追查到这批货是由哪个区域的代理商那里“串”出来的,并据此对其进行处罚。

  厂家在与代理商、业务员这种管理与反管理的较量中手段不断更新,为了防止“抠号”,现在一些厂家将生产批号与系列号的喷码结合得非常紧密,业务员“抠号”时,稍不小心就会损毁生产批号。而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按劣药论处。因此,代理商或业务员也就不敢轻易“抠号”。梁经理认为,这次“喜炎平”的事件也许就是厂家业务员在“抠号”的时候造成了“误伤”。

  据业内人士介绍,“串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同销售区域之间“串货”。因为不同省份之间的市场、物流情况不同,或者是厂家在不同市场中开拓的好坏不同,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区域价格也有所不同。因此,A省的代理商或业务员可能会把货通过各种渠道销到B省,这样,A省就有了大量、虚假的销售量,而B省的代理商利益则受到了侵害。另外,也有可能B省的代理商利用差价从中牟利,损害厂家的利益。

  另一种“串货”经常发生在医院与零售市场之间。业内人士往往将药品分为“临床品种”和“OTC品种”,与国家的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不同,业内所说的“临床品种”并不仅仅指处方药,而是要看厂家的这个品种是否只做临床,不做零售。

  2002年2月1日起,处方药禁止在大众媒体做广告,这个规定对药品营销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厂家的品种因为无法面向大众宣传,零售市场局面难以打开,因此选择了集中精力在医院开展促销。而有些非处方药不做零售,则是因为平价药店出现后,零售市场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厂家为了保持高利润,防止零售药店冲击其价格体系,即使药品卖得再“火”,也不允许代理商将药品放入零售市场。

  据梁经理介绍,“喜炎平”的厂家原则上就是不做零售的。因此,业务员将药品销到药店时,就要把系列号刮掉,以防厂家追查。

  市场保护,保护了谁的利益?

  记者随后询问了哈市南岗区西大直街一带几家人民同泰、宝丰、泽林的连锁店,营业员均表示没有“喜炎平”注射液。在中央大街上经营品种达5000多个的宝丰药品总汇,营业员也表示,该药从来没有进过他们的药店。药店许经理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很多顾客拿着医院的处方来药店买药,但失望而归的不在少数,因为很多主要在医院内促销的品种都要做“市场保护”。切断零售市场的供应,也就保护了医院这个重要的市场。

  在哈市南岗区、道里区的几家大医院,记者走访了一些患者,他们大多在医院用过一些在零售药店买不到的药品,有的患者还对医生对这类药品的使用产生了质疑。

  市民陈先生介绍说,去年夏天,他4岁的女儿因腹泻被一家医院收入院治疗,在静点时他发现其中一种药物是“细辛脑注射液”。有些医学常识的陈先生知道“细辛”是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第二天他找到了主治医师询问,医生解释道:“细辛脑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肠蠕动慢了,腹泻就得到控制了。”面对医生的“专业说法”,陈先生知道凭自己的知识没有资格探讨,他想到药店找这种药品的说明书看个究竟,但当时走了几家药店都没有这种药。

  一位医药代表告诉记者,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出去的。其实大多数只做临床的品种并不是什么新药、特药,但许多临床品种的价格非常高昂,零售市场上有效成分与其相同或相似的药品,价格可能只是它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如果市面上有便宜的同品种,那么医生开出的方就都“跑”了,也就失去了开这种药的积极性。因此,“市场保护”从根本上还是保护了厂商的利益。

  大量串货一年挣百万元

  近日,在网上“天涯社区”“创业家园”版,一位名为“开宝马的穷人”的网友发出的“借款2万东山再起,一年内冲击100万”的帖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决心“二次创业”的网友决定从医药老本行做起,并“已经理出了一套很好的方案,称会把一个本来就很暴利的行业变得更暴利”。

  “开宝马的穷人”的方案是“选择1~2个操作医院的品种和2个操作市场的品种,然后再大量地串货。医院品种要求在150元左右———指一天用量的治疗费用。不能选择在国家降价范围类的品种,拿货价格必须控制在12元以下,不然赚不到钱。做市场的品种大概在8~15元左右,拿货价格在1.5元~5元之间,因为做市场走的是量,不要奢望每一盒赚多少。”

  这位要让“大家一起见证”其“创业”历程的网友还透露了选择代理药品的一点经验:“走市场的药品要求是特效,不要管有没有添加激素、副作用大不大,这些不是我们要管的,只要病人吃了立马见效就行,不然市场会疲软的。走医院的最好是输液的,而且大部分科室都能用的,就是大多数病人都要挂上几瓶的那种……”相信如果陈先生看到这样的代理药品的经验,就不会奇怪医生为什么会用治咳喘的药来治腹泻了。

  “只做医院”暴露药价虚高

  省卫生厅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百姓看病贵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药价虚高。其实,之所以有些药品只“做”医院,而且这些药品能够为厂商、医生带来异常丰厚的利润,关键还在于这些药品能够批下不合理的高价位。

  记者从省物价局了解到,目前我国的药品价格管理主要分两部分:医保范围内的基础用药由政府统一定价,更多的药品则是由厂家自行定价,物价部门并不审核定价是否合理,而是靠市场本身来调节。但业内人士认为,药品与其他商品不同,决定购买哪种产品的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购买者本人,而是医生开方、患者掏钱。因此,要想让“物美价廉、薄利多销”这样普遍的市场规则来调节医药这个特殊市场,只有靠医生的良心,这是无法量化、难以监管的。要解决看病贵问题,就不能只盯着医疗机构的市场化,而忽视药品定价规则的市场化。

  业内人士认为,药品价格还是应该由相关部门审核制定,其实市场上真正的新药很少,用同类品种比价的原则可以为大多数药品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即使真的是新药,它的生产成本、开发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率,也都是完全可以量化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