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别关注]七旬老人宋先伟为30多名流浪儿寻亲(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05:26 荆楚网-湖北日报

  

[特别关注]七旬老人宋先伟为30多名流浪儿寻亲(图)

  宋先伟(右)和孩子们亲如一家。

  

[特别关注]七旬老人宋先伟为30多名流浪儿寻亲(图)

  孩子们很懂事,平时会主动帮老人干活。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 涂亚卓 黄磊 通讯员 石菁 实习生 武颂) 半年内三度入川,终于让流浪少年蒋川与父母团聚了。完成心愿的宋先伟,今年春节心情格外好,下厨做了20多个菜,让陪他过年的孩子们一饱口福。

  76岁的宋先伟老人,是武汉市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7年来,他靠微薄的退休金和拾荒所得,先后收留30多名流浪儿,并帮他们找到了父母。

  宋先伟一生坎坷,19岁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左腿负过枪伤。1959年,他下放仙桃,1979年回汉,7年后退休。由于儿子和妻子相继病逝,老人倍感孤独。

  1999年3月,在江汉路散步的宋先伟,发现街边长椅上蜷缩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心中一阵酸楚,他将孩子带回了家。“爷爷,我想回家!”数天后,一言不发的孩子在老人的关切下开口说话了。孩子名叫卢登国,贵州山区人,在外流浪了四五年。从此,宋先伟的小屋成了流浪儿集散地。据悉,他收留的孩子,来自吉林、甘肃、山东、河南、四川、贵州以及湖北等14个省市。

  孩子多了,老人租住的小屋越来越挤,一年搬四五次家是常事。为了让孩子吃饱、吃好,老人一日三餐就着孩子们吃剩的残汤剩水吃碗饭。“我老了无所谓,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年龄,不能饿着!”7年间,他没有向任何人叫一声委屈,没有申请一次经济援助。老人还一直寻思着要把孩子们送回家。“只要是有家的,我都要把他们送回家去。”从卢登国开始,一个又一个孩子被送回到他们的父母身边。为让蒋川回家,老人致信四川省公安厅厅长求助;为让蒋川与父母相认,疾病缠身的他三度入川,见了近百名认亲者。

  老人的真情跨越千山万壑,义举感动四川、贵州、甘肃等地有关部门和群众。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均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

  旁人眼中的宋先伟

  

  “最初爷爷收养流浪小孩,我们都很不习惯,总觉得家里突然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宋先伟的亲孙女宋孝君,初中毕业一直住在舅舅家。“那时总认为,我读书都没有着落,他还收养流浪儿?!”

  7年时间,足以打动人心。今年除夕,孝君和爷爷、流浪儿们一起吃了顿热热闹闹的团年饭。“收养流浪小孩的确是件好事。”如今,孝君不仅能坦然面对,而且表示理解和支持:“老人很孤独,毕竟他是我唯一的爷爷,过年过节我也经常回去看看,和那些孩子聊聊。”

  尽管租住在二七街头道社区,但问起收养孤儿的宋老伯时,居民们似乎比较陌生。“老人经常搬家,我们也是经外地媒体报道后,才了解到他的感人故事。”头道社区詹主任说:“他从来不要什么,不图名、不图利,蛮难得!”

  谈及宋先伟,江岸区民政局负责人亲切地称其为“老宋头”。目前,“老宋头”收养的流浪儿大多是15岁左右的孩子。该负责人称,民政部门多次动员孩子们到市救助站,鼓励他们接受正规教育,过正常生活。

  据悉,去年区民政局连续出资3000多元,资助“老宋头”到四川省达州市,帮其寻找一流浪儿的亲生父母。今年春节,区民政局专程慰问“老宋头”及其孩子们,送上节日救济补助金1000元。(记者 涂亚卓 通讯员 石菁 实习生 武颂)

  流浪少年需要什么样的救助

  

  流浪儿问题是社会之痛,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对流浪儿的救助常常陷入“收容——送回原籍——再流浪”的怪圈。

  这些孩子为何四处流浪?业内人士称,目前绝大部分流浪儿来自偏远山区,流浪原因大多源自家庭:一是身体明显残疾,被抛弃;二是父母离婚、死亡,或不堪父母虐待、殴打,被迫流浪;三是家庭贫困辍学,出外做工不堪重负或钱财丢失,无力返乡;四是被不法分子拐骗,在城市沿街乞讨。

  据了解,河南省去年推出一种“郑州模式”,即一个8岁至16岁的孩子流落街头,可以去“全天候街头救助点”吃饭、睡觉、看电视、玩电脑等。如果愿意,他可以去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与其他流浪儿童一起学习、生活,或免费参加驾驶、烹饪等劳动技能培训。如果无家可归或有家不归,也可以被安排到一些家庭。作为政府救助的典范,“郑州模式”实质上是让流浪儿童回归家庭的救助模式。

  相比之下,武汉宋爷爷的助孤义举,则是流浪儿民间救助的实例。老人的目的,就是让有家可归的流浪儿回归家庭,给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让有家不愿归的流浪儿感受家庭的温暖并使之最终回归家庭。(记者 涂亚卓 通讯员 石菁 实习生 武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