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变与不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06:00 光明网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变与不变
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我军正加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整体转型,这是军事领域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这个变革既是世界的,必须符合世界军事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同时它也是中国的,必须符合中国军事发展的特殊规律和要求。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既要态度坚决,又要保持特色,正确处理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信息化战争对指挥体制变革的要求越来越紧迫,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必须始终不变。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军队的指挥体制,由传统“树状”型向扁平“网状”型转变,使作战信息快速、顺畅、有序地流动,提高指挥效率。建立起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作战指挥体制,使指挥方式从集中指挥、委托指挥向多级跨越、上下互动转变;从单级封闭式集中决策向多级开放式分布决策转变;从以计划控制为主向以动态控制为主转变,使一体化联合作战凸显“形散神聚”的特征。但是,无论我军的指挥体制如何变化,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现代信息化战争,特别是未来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安全的局部战争,是一场政治仗、军事仗、经济仗、外交仗,涉及我国核心利益,坚持党的领导,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战争对抗性强,杀伤力大,心理战、舆论战、间谍战异常激烈,官兵时刻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坚持党的领导,显得尤为突出;信息化战争,是陆、海、空、二炮各军种、兵种和部队的联合作战,单靠指挥员个人的智慧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依靠集体的力量,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才能避免作战的失误,坚持党的领导,显得尤为关键。信息化战争时敏性强,反应必须迅速。党委在讨论研究作战时,重点要更加突出,主要研究作战的方针原则和主攻方向;程序要尽量简化,不能按部就班;决策要果断坚决,不能议而不决,贻误战机;执行要委托授权,给行政首长更多的临机处置权力,真正实现党委集体领导与首长分工负责的有机统一。

  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人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观点必须始终不变。先进的武器装备,是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谁拥有信息和高新技术优势,谁就更能掌握战场主动权。这是海湾战争之后几场局部战争反复证明的真理。武器虽然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人始终是决定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死装备,而是活的人。处理好人与武器的关系,必须牢固确立依靠现有装备打仗的基本思想,充分发挥运用好手中的武器。从世界各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状况看,一般先进的占20%,大众化的占60%,落后的占20%。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现在也还在使用参加过越南战争的B-52轰炸机。我们不能迷信外军的先进武器,也不能坐等自己的“撒手锏”,必须树立起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敢打必胜的信心。

  信息化战争非接触、非线式作战特征越来越突出,但打人民战争的思想必须始终不变。信息化战争大量采取的是中远程精确打击。夺取战争的胜利,主要靠人的智力、技术水平和信息控制能力,而不完全靠体能、数量和规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战争已经过时,必须继续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现代战争无前方后方之分、军用民用之别。政府首脑机关、重要交通枢纽、国民经济重要设施都将成为攻击的主要目标,以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这就决定了未来战争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现代战争物资消耗量大,对国家的基础设施依赖性更强。兵员和物资的集结,要靠国家的公路、铁路来运输;大量的军用物资要从社会上征集和采购;信息采集和通信线路不少也要由地方提供,等等。这就决定了未来战争一刻也离不开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我们必须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抓好全民的国防教育,继续坚持和大胆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信息化战争信息对抗、电子对抗、技术对抗越来越激烈,但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必须始终不变。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核心是各种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综合集成的网络中心战,信息对抗、电子对抗、技术对抗更加激烈复杂,战场感知越来越透明,出现了某些拼实力、拼装备的“阵地战”特征。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受到限制,简单搬用传统的谋略战法往往很难奏效。但是,我国的科技、经济实力有限,我军的武器装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变与不变
发达国家相比,仍将存在很大差距。不能与强敌硬拼消耗,必须坚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以低制高、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手段和办法。以小的代价,夺取战争胜利;把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结合起来,坚持攻心为上,多途径造势,全方位施压,争取民心,瓦解敌志,努力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