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山里的一面旗帜 循化县道帏乡宁巴村党支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09:2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宁巴村地处偏僻,全村不足200户 ,但这个村却是全乡、全县、全区乃至全省赫赫有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多年来,宁巴村党支部在该村的改革和发展中真正起到了战斗堡垒的作用。

  立足实际 一心一意治穷致富

  宁巴村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东南40公里的黄盖山和夏吾卡山脚下,是一个纯农业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别人开始走出山门到外地打工,当这些零星的打工者把赚来的钱拿到村子里消费时,立刻激起了人们求富的愿望。这时,做事干练的才让南杰走马上任村支部书记,他当机立断走出大山考察,回来后立即组织120多名有从事藏式建筑经验的“石匠”,赴省内及西藏、甘肃等地从事藏式建筑,宁巴石匠很快赢得了各地藏族群众的欢迎,短短几年,宁巴村多数农户家,都有了一些存款。

  这时,才让南杰又带领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并逐户征求农户意见,寻觅发展良策。经过调研,他们的心里透亮了不少。于是,村党支部决定: 一面继续组织石匠外出从事藏式建设;一面在村里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草场林地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一面在其他副业上做文章。种植业中油菜、药材等面积增加了,收入明显提高;养殖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几乎家家有了奶牛、羊、牦牛、猪等牲畜,他们用牛奶打酥油制曲拉,一头奶牛年产值达上千元。同时,他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组织剩余劳动力就地取材挖冬虫夏草,每年每户收入可增加4000元至5000元;组织村子里会青石板加工的10余人,加工青石板销住四川、甘肃等地,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昔日贫穷的小山村开始一步步富裕起来。

  齐心协力 创建特色文化新村

  开始富裕起来的宁巴村民们在尽情地享受物质文明带给他们喜悦的同时,似乎又感到生活里缺少了点什么……农闲季节,年轻人中,一股玩麻将、酗酒的坏习惯开始传播开来。现任村支书多杰才让看到年轻人对自己的辛苦钱不屑一顾,随意乱花时,心急如焚,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召集村支部委员们商讨如何使这个先富起来的小康村文明起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村里成立文体活动领导小组,统管村文化活动,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组建了藏戏表演队3个,篮球队12个,还组建了雄鹰弹唱组,龙鼓舞表演队,集资1.5万元,购置了篮球架、音响、乐器、服装、装饰品等文化活动用品。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节假日开展篮球和棋类比赛文艺表演活动,演出《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卓瓦桑母》等大型民间藏戏;农闲时,组织全村45岁以下的村民跳锅庄舞。宁巴村活跃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充实了,这些活动又吸收了十里八乡的撒拉族、回族群众,慢慢地成为全乡各族群众的活动。而宁巴村的篮球队、表演队也走出山门,走向全国。1984年宁巴村篮球队代表循化县参加全国第二届“丰收杯”农民篮球赛获赛区第5名; 1990年至2004年间,在县、地、省农民篮球赛中6次获得第一。宁巴村的藏族男子舞“吉祥的龙鼓舞”,数年来无论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引来一片喝彩和掌声; 1988年代表青海各族人民赴云南昆明参加全国民间广场舞蹈汇演,获优秀奖; 1989年在庆祝国庆四十周年活动和全国第二届艺术节上获得了二等奖,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92年龙鼓舞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旅游观光年活动,在北京国际贸易展览大厅向世界展示了藏族民间舞蹈,受到了各国观众的好评,成为一朵艺术奇葩。

  2003年宁巴村党支部又集资2.7万元,出动义务工,建起了拥有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文体器材室为一体的占地3.5亩的综合文化广场。谈起创建特色文化新村的好处,现任支部书记多吉才让兴奋地说:庄子里欢声笑语多了,纠纷矛盾少了;大家的心气高了,落后的思想少了;人心齐了,懒汉少了;全村人发展经济奔小康的决心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凝聚爱心 团结互助共铸和谐

  在宁巴村党支部率领群众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从来没忘记济贫扶弱,走共同富裕的路子。支部委员高洛、东智、南杰等人主动承担起了对特困户的帮扶,并带其家中成员外出务工,使每个特困户家中每年有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收入。村支部24名党员经常开展不定期的募捐活动,把清油、面粉、烧柴等送到10多个残疾人家中,并组织村里人给残疾人维修房屋。村主任日浪太对68岁的五保户李加才旦十几年如一日像亲人般的照顾,在村里传为佳话,日浪太的妻子从深山里背来的烧柴,三分之一被日浪太送到了李加才旦的家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们受他们的影响,一回到村里,不是帮助年老体弱者料理家务,就是给村里人义务演出他们最得意的歌舞,惹得邻村的人眼红。村支部每年还要召开全村大会对评选出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婿进行表彰奖励,并对每年考入大学的学生家长披红戴花,鼓励全村人培养出更多有知识的人。据统计,宁巴村的学生入学率达99%以上,从宁巴村走出的大学生有60多人,研究生4人。近年来已评选出十星级文明农户160余户。同时,宁巴村党支部十分注重保护生态爱护环境, 2003年村里集体投资了18000多元建成了薪炭林650亩,网围栏6000米。就在我们来到宁巴村的这天下午,村民们正在分头讨论着村委会制定的草场、林地、野生动物管护制度……

  昔日贫穷的山村如今已成为全县、全区的楷模,村集体年收入达1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80元,电视、电话已覆盖全村,全村已有摩托车100辆,货车5辆……宁巴村成为循化县惟一的省级文明村,他们多次获得了县、地、省的嘉奖。从2000年至今村党支部一直被县上评为先进党支部,1991年、1999年、2001年被中共海东地委行署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省农牧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1年7月被中共青海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作者马彦龙 马秀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