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美中国老人的生存状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01:04 东南快报

  有人把中国老人在美国的境遇形容为“五子登科”——听不懂英语是聋子,看不懂是瞎子,不会说是哑子,不会开车是拐子,拿起电话不会答,手抖得像呆子。

  中国老人赴美定居往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他们的子女大部分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他们选择留美工作意味着父母别无选择。这些中国老人们,从上飞机起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去美国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照顾儿孙

  

在美中国老人的生存状况

  一个老人的10年去留

  纽约肯尼迪机场。这是邱素琴第二次来到这个机场,十年前是到站。当时她53岁,从河南郑州的一个纺织厂提前退休,来美国照顾即将出世的孙子。

  直到排队进入安检口时,邱素琴仍然不停地扭头向门口张望。儿子薛伟心里一阵发酸,他知道母亲想最后再看一眼两个孙子,他也知道妻子是不会带他们来送行了,一大早,妻子就借口带孩子们游泳离开了家,她是故意要避开的。母亲上飞机前,薛伟用力拥抱了她。邱素琴本能地转了一下身,她仍然不习惯西方式的礼节。“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见到Vincent和James。”她小声念叨着孙子的名字就进了安检口,一直没有回头。“她那时候一定在流泪,从背影也能看出来。”薛伟事后说。

  回国对邱素琴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但她却决定这一走就不再回来。“我妈是怕影响我的家庭,她和我太太处得不好。”薛伟说。

  邱素琴的故事对身在美国的中国老人来说几乎是司空见惯,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老人。短期来访的老人无论对美国本身满意或失望,大部分还能在儿女的簇拥下笑脸盈盈地离开。而对于长期留下来与儿女同住的老人,生活的主线就不再是走马观花的“美国印象”,而恢复到家长里短、锅碗瓢盆之间的周旋。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与国内不同的是,面对已经多少有些西化的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常驻父母”的这本经就更加难念。

  一家人,两家话

  帮助孙辈学习中文是很多老人日程表上重要的一环。在国内曾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薛苏玲来美之前为外孙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后来才慢慢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得多。光是教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就让她迟迟拿不定主意。“一看这边的中文报纸就蒙了,都是繁体字印的。”等终于决定简体字代表未来的趋势,她又发现对自己的学生行之有效的反复读写的方法对外孙并不适用。小家伙只有6岁,却知道捍卫自己的“业余时间”,让他放学后在课桌前额外坐上半小时简直势比登天。时间久了,孩子见到薛苏玲转身就跑,还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不用学中文”。“再这样逼他,他很可能会憎恨自己的中国背景,那样就适得其反了。”薛苏玲说。

  邢老先生的文化冲突就激烈得多了。邢先生是东北人急脾气,坚信不打不成材的老理儿,儿子小时候没少挨打,所以一开始就警告老爷子在美国打孩子是大错。但一次孙子吃午饭时把蔬菜全都捡出来扔掉,邢先生的巴掌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孙子不哭不闹,拿起电话叽里呱啦讲了一通。以为他是向儿子媳妇告状呢,15分钟后,一辆车停在了门口,原来他报了警。

  内心没有回音的寂寞

  新鲜感总会过去,常驻老人们不久就会遇到另一种挑战,挑战来自自己的内心,是一种空谷投石却没有回音的寂寞。紧张的工作节奏让儿女们即使有心多陪陪老人也没有余力。从孙辈进入幼儿园起,老人们大部分时间就要“独守空房”。

  出国前曾在北京一所大学教生物学的刘教授和夫人,7年里已经跟随女儿一家辗转了4个州5个城市。去年夏天,刘老夫妇又随女儿搬到了维斯康新州。女儿在城郊置办了价值几十万的豪宅,景色绝佳,但几乎与世隔绝。“现在我们白天最大的乐趣是喂松鼠,边喂边跟它们唠叨。”刘教授电话中说。

  如果说寂寞是老人们心上的一个结,解开这个结更多的也还是要靠老人们自己。62岁的赵兴贵老汉做梦也没想到,在陕西老家种了一辈子的地,来到美国还是接着种地。赵老汉的儿子在大学物理实验室做研究员,儿媳妇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两口子还没计划要小孩。前年老伴去世后儿子就把父亲接到美国,但小两口太忙了,根本没时间陪老人聊天。周末一家人开车去芝加哥的唐人街吃上一顿土洋结合的变味的中餐,来回4个小时的车程能和儿子聊天已经是赵老汉最大的奢侈。

  “美国好是好,就是太闷了。”本来就少言寡语的赵老汉变得更加沉默,直到去年夏天他重新拿起锄头。伊利诺伊州香槟城是美国中部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大学城,空置的大片土地成了大学经济来源的一个部分。10美元一季的租金就可以让师生们在一亩三分地上享受一下“种豆南山下”的乐趣。中国家庭占了租户的绝大部分。在老家,赵老汉的地种得不好也不差,但与伊大这些从没摸过锄头的同胞们比,他就完全是专业水平了。他成了伊大华人圈中的“名人”,经常有人到他的地头讨教“菜经”,整个夏天成了他来美国三年讲话最多的一段时间。成熟季节一茬接一茬长出来的菜往往超过自家的消费能力,很多中国老人就摆起路边摊现种现卖,说是卖菜,更多是凑在一起唠唠家常。过了这个季节就是伊利诺伊漫长寒冷的冬季,老人们也就不那么容易见面了。美国不兴串门,这是刚来时儿子就嘱咐过的。

  走出家门又是一片天

  “老人们在美国要想过得好就必须独立,经济上和生活上都要独立,走出家门又是一片天。”60岁的侯君梅说。

  对于年过半百的老人们,悟出这个道理需要很长时间,而在彷徨中走出第一步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旁人无法想象的勇气。侯君梅两年前做出自己“这辈子最大胆”的决定时就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心灵煎熬。和很多老人一样,那时的她也在婆媳不和的背景下生活,也曾以为自己将闷闷不乐地终老余生,直到有一次儿子的一位朋友来家作客时聊到家里新请的中国保姆。

  “在中文报纸登广告请的,58岁了,干活特别利索。”侯君梅清楚地听到了这句话。“58岁也可以当保姆?”她这样想,从此开始留意中文报纸上的分类广告。

  一天傍晚趁儿子媳妇晚饭后去散步,手心出汗、声音发抖的侯君梅拨通了她这辈子第一个应聘电话,老老实实地告诉雇主自己在国内时是制药厂的技师,家里呆不下去才来找这份工。雇主没听完说了句“不感兴趣”就挂断了电话,侯君梅坐在没有开灯的客厅里流了很久的泪。

  第二次流泪是第一个雇主开车到儿子家来接她上班的时候。那是个刚刚当爹的北方小伙子,人很热情,一见面就叫大妈。但侯君梅牢记着自己的身份。在车上,她怯生生地问:“我没做过保姆不懂规矩,以后是不是得叫您老爷?”小伙子哈哈大笑:“我姓张,就叫我小张吧。”侯君梅心里一下子暖暖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职业保姆,每月1200美元的工资让她的口袋渐渐丰满起来。每周6天住在雇主家,周末一天回家探亲,总是给孙子孙女带很多吃的玩的。祖孙三代珍惜这难得的一天团聚,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现在一有老人跟我诉苦,我就劝他们出来当保姆。”侯君梅说完大笑。

  和侯君梅一样,走出儿女家门的还有卢学山和曹英夫妇。坐落在新泽西州东橙市的老年公寓紧邻一座教堂,每天夕阳西下时,卢学山和夫人曹英就倚在自家窗前欣赏落日。二人世界多出了大把时间,卢氏夫妇重新拾起了年轻时因为太忙而丢掉的爱好。卢学山挥毫泼墨勾勒中国山水,曹英则在鸡蛋壳上描画京剧脸谱。作品积多了,就在公寓的活动室里举行小展览,再分送给邻居们。

  女儿一家住在一小时车程的另一城市。一开始就反对父母搬来老年公寓的女儿,直到现在仍会在别人问起时说父母是去旅行或走亲戚。但对于卢老夫妇,真正享受美国是从搬到东橙开始的。他们的窗台上摆着一棵植物,曹英说是荔枝树苗,两人打算等它再长高点就移栽到公寓后院里去,看最后是不是真的能长成大树结出果实。“有时候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它们的适应能力比人们想象到的要强得多。”她说。

  新闻背景

  纽约亚裔研究机构亚美联盟去年的一份调查显示,纽约地区65岁以上的亚裔老人有10万,居全美各大城市第三,其中中国老人有3.9万人,是最大的族群。

  美国老年服务机构已经意识到了中国老人的增长对服务业的需求。在纽约,政府资助的很多老年活动中心增聘了讲中文的服务人员,增设了麻将、太极拳等中式活动项目。但目前这些服务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常驻父母”们来说基本上是可望而不可及。除去每间老年活动中心都有一个长得看不到头的“等待名单”外,很多活动中心设在唐人街等华人集中的地区,会员多是讲广东话的老移民,对于大部分中国大陆来的老人,和其他会员无法语言沟通,也就很难从集体活动中得到乐趣。另外留学生毕业后并不像老一代移民一样集中居住,而是分散到天南海北,使老年活动中心对那些既不会开车也不认路的父母来说更加遥远。

  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陆的“常驻老人”们从上飞机起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去美国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照顾儿孙。这使他们的生活重心和几乎所有日常活动都局限于“家”的范围,在各类华人组织和社区的地图上,他们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