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通话证留存已逝老地名 方寸票据再现市井百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12:14 龙虎网

  【龙虎网讯】火风梧先生不能称之为收藏家,但绝对是一个有心人。他喜欢把自己使用过的票据一一保存下来:停自行车的、逛公园的、打电话的、看电影的、装自来水的、租照相机的……这些面值只有几分钱的小纸片在三四十年前也许再寻常不过,如今看来,却活生生地再现了那个年代南京人的生活图景。

  几个夜班的钱租回相机

  上世纪60年代,上一个夜班的加班费是2毛钱,逛一次玄武湖是5分钱,而租照相机1个小时就要1毛钱。尽管如此,火风梧一家和那个年代少数讲究生活质量的家庭,还是会每年从开销里抠出块把钱,一家人到玄武湖公园去照相。

  火风梧收藏的这张出租照相机发票是1974年的,出租相机的是位于贡院街148号的百花摄影社,摄影社出租的都是120型号的相机,每小时收1毛钱。摄影社一般供出租的相机有十几台,逢年过节还要排队。火风梧自己也承认,租相机在当时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一年顶多租个两三次。

  不过,30年前游园照相远不如现在潇洒,甚至连休闲都称不上。租相机是按时间收钱的,因此通常要等到中午光线最好的时候才出门,一路上,相机要护好,一家人像行军一样急急忙忙赶到玄武湖公园,轮番拍照,边逛还要看着时间。差不多到点了,就让一个人先跑到摄影社去还机子,其他人慢慢逛回家。

  新街口停自行车每次1分

  和现在一样,三四十年前停自行车也有小票。记者在火风梧家中就看到这么一张:白色的票面上面印着几排红字——南京市存车管理费,壹分,一次有效。火风梧告诉记者,这张票应该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而且是新街口一带的停自行车票。因为那个时候新街口是南京的繁华地段,停车票和其他地方也不一样。

  其实,南京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停车是不要钱的,因为当时有自行车的人本身就很少。火风梧的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一辆自行车,这在当年可是风光极了。火风梧自己工作后不久,也买了一辆自行车。那个时候骑车子到新街口大华电影院看电影,远比现在“打的”神气。据他回忆,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大概每四五个人才有一辆自行车,所以即使是电影院这种人扎堆的地方,门口停的自行车也不是很多,不像现在,周末的新街口根本就没地方停自行车。

  自来水发票也是历史证物

  说起装自来水,火风梧有些得意,因为他是整个木料市最早装自来水的人家之一。

  1949年底,新中国刚刚成立,木料市整条街还没有通上自来水,火风梧家和对门邻居一起开了先河。“自来水要从建邺路通过来,光水管就铺了100多米!”

  记者看到,火家这张1949年12月28日开具的发票上,写的还是繁体字,金额一栏写着“计人民币二十九万八千圆整”,原来还是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相当于现在的29块钱。不只这一处,在票据的背面,贴的也是中华民国的税票。看到记者一脸疑惑,火风梧说,这就是这张发票最有意思的地方。原来,当时新中国成立才2个多月,两个政府还没有完全交接,才会出现这样的“过渡发票”。小小的发票,也是历史的见证。

  通话证留存已逝老地名

  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南京城里通常是好几条街道才有一个传呼电话。火风梧家住的木料市就有一个。那个时候,通话不是按时间计费,而是计次,打电话接电话都是每次4分钱。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家家都有手机有电话,除非家里面有急事才会打电话。

  电话来了,负责看电话的人就会上门来喊。他们对片区的熟悉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如今的社区主任,家家熟。

  更有意思的是,火家所居住的木料市这个老地名早已经消失,只有在那枚印着《南京市电信局公用电话通话证》的纸片上,还能看到“公用传呼电话木料市一号”的字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