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忆科举文化的活化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02:02 现代快报

  古都南京,是人才聚集之地和科举考试中心,科举制度文化的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朱状元巷以及秦状元

  巷、焦状元巷等,一个个地名如同一枚枚活化石一样,记忆着南京科举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朱状元府,气派一去不复返

  状元宅邸破败不堪

  路过莫愁路88号时,拐一个弯,便是朱状元巷。踏进巷内,你会发现自己犹如置身另外一个不知名的世界。灰蒙蒙的老巷子,把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一起隔绝在外。居住在这里的“老南京”,每人都能侃上一段状元朱之蕃的故事。

  建邺区委地名办的工作人员夏振杰先生告诉记者,朱状元巷曾经十分有名气。因为,状元朱之蕃在那里居住,此外作家张爱玲的生母黄逸梵,就是在朱状元巷14号出生的。

  夏振杰先生说,朱之蕃故居位于朱状元巷32-34号,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该故居坐北朝南,东至仓巷,北至丁家巷(莫愁路),占地甚广,曾很有气魄。巷前砖石雕刻牌坊,府内有花园、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前后十进,有主厅、侧厅、暖房、花厅、书房、花园。现存两座大厅及其他用房共200平方米,为清代重建。大厅梁上雕有花饰图案,三进梁上雕有戏曲人物图案,刻功精细,人物生动,梁首皆是牡丹大花,极为妖艳。

  不过,身临其境时,记者发现呈现在面前的朱状元故居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小楼,实在难以将其与状元宅联系在一起。状元宅门口立着一块碑,上面镌刻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字。与碑相隔不到一米,就是一个垃圾堆,什么样的生活垃圾都有。

  曾经辉煌依稀可见

  推开状元宅门,是一个厅,两边被隔了起来,看上去更像一个过道。进深9.25米,高为7.6米。院子十分脏乱,一些居民附在老墙上盖起了卫生间、厨房。房子大体上还是木结构,经过长年累月风化,如今有的地方木头已经腐朽,颜色早已褪尽。据了解,目前是一对外地夫妻带着孩子租住在第一进里面。

  34号存有门厅、轿厅和大厅3进,每进两侧有廊连接,门厅面阔3间12.8米,进深9.8米,高8.9米,厅堂高大。记者发现,这些地方用材粗壮,但雕工细致。34号大厅梁上刻有戏曲人物图案,刀工细致,人物栩栩如生。不过,这些建筑的房顶局部有坍塌状况,看上去摇摇欲坠,十分危险。街坊王大妈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朱状元巷32号和34号面积很大,后来不知为何,34号里3排房子全被施工单位拆掉了,现在成了一片空地。

  巷子虽小名人不少

  除了状元朱之蕃在此居住过,作家张爱玲的生母黄逸梵,就是在朱状元巷14号出生的。黄逸梵亦是门庭显赫,祖父黄翼升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通常称军门黄翼升。世纪交替,世事变幻,张爱玲的父母搬离南京住到了天津、上海,张家的这所大宅子也几易其手。到了民国初年,张佩纶购下的这所宅子还有房子近两百间,每间房都有48平方米左右,大花园依然完好。1909年,安徽督军柏文蔚在此办起了金陵崇实学校,占用了前面几十间,后面几十间住着柏文蔚的家眷。抗战期间,南京城南是毁坏最严重的地区,张家祖宅也未能幸免,完全成了瓦砾之场,废池颓垣。如今,惟剩月洞门与柱础阶砌,尚可想见当年花厅亭榭之迹。

  地理溯源

  朱状元巷:东起仓巷,西连莫愁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状元朱之蕃的府第见于此,而得名。

  相关人物

  朱之蕃

  明朝状元(1548-1624),字元介,山东茌平人。自幼能文善书。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殿试第一人。

  后因不满朝政,回南京寓居,写书作画。著有《南还杂著》、《金陵四十景图考》、《莫愁旷览》、《奉使朝鲜稿》等文集。书画作品有《杉禽图》等,诗句书画多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目中。

  相关地理

  秦状元巷

  曾是三山街一带著名的巷中巷,北接金沙井,南面有很多老巷。相传在明代出过姓秦的状元,因而得名。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条巷子还是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从巷子里走出过著名作家、《上海的早晨》的作者周而复,扬名世界体坛的健儿王海滨。随着城市改造的需要,秦状元巷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拆迁,代之以新名称“秦状元里”。

  焦状元巷

  在珠江路自北门桥至中山路一段,原先有个巷子,叫焦状元巷。明万历十七年,一个叫焦竑的秀才,他从北门桥附近的家中赶往贡院(今市中医院)考场参加乡试。还中了举,第二年进京会试,中了进士,后参加朝廷的殿试,又取了头名,点了状元。此后,焦竑住过的那条小巷也出了名,被叫做“焦状元巷”了。

  记者手记

  千年风雨科举文化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幽暗的专制长夜里,“科举制度”的横空出世,无疑给平民提供了一点点微弱的幻想和希望。从隋唐到清末,中国的科举制度存在了一千多年,这种制度长期存在,肯定有其一定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科举制的诟病是,遗漏了不少人才,考试内容毫无实际意义,耗读书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科举制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考试的最主要内容是根据《四书》《五经》命题,可以考一个人的文字水平和智商,选拔最精明的人,但没有使用价值。而且中榜率太低,只有1%,绝大多数人考不上,造成很大的人才浪费,一大批人只能一辈子当秀才,无所事事。多少像“范进中举”之类的悲剧由此而生,多少“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梦想也从此而来。

  而中国又以拥有丰饶优美的民间故事著称于世。所以,有关朱状元的“苏小姐故事”、“仙人下凡点化”的民间故事,广为传说就不足为怪了。我想,这些美丽、动人的传说,折射出的是老百姓对朱状元为官清廉的一种肯定。因为,人们总是期望好人有好报。

  “江南多才子”,古都南京作为人才聚集之地和科举考试中心,科举制度文化的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这种影响在当今南京的许多地名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些地名如同一枚枚活化石一样,记忆了南京科举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