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北京两成老年人愿意异地养老(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02:20 北京娱乐信报 | |||||||||
62.5%的老人表示不愿到外地养老 愿意接受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增加到33.6% 北京市老龄委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21.3%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异地养老”。 在北京大学上周六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人口问题高级咨询会上,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协会的30多个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围绕老年人口的养老、健康、劳动保障以及政策制度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现状:北京老年人口不断上升 据介绍,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养老机构在城乡分布不平衡,城区少郊区多。四城区照护机构床位仅占全市的4.4%,近、远郊区照护机构床位占全市的76.7%,远郊县照护机构床位占全市的18.9%。城区养老院床位紧张,而郊区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低。另一方面,北京老年人数字不断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1493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97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3%。据预测,到20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超过65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 北京市老龄研究中心主任陈谊就曾表示,人口分流是控制北京市总人口,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的主要手段。老年人是北京人口的重要组成并日益增多,推行“异地养老”可以减轻城区的人口压力。 建议:建宜居城镇去异地养老 据陈谊介绍,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异地养老其实质是移地养老,包括旅游养老、度假养老、回原籍养老等方式。按养老方式分,可分为异地集中养老和异地分散养老。按居住的时间分,可分为异地短期养老和异地长期养老。 目前提出北京市异地养老的思路主要有集中和分散异地养老两个方面。 一是在北京的城郊区县建立老人宜居城镇或宜居社区,这样可以合理规划老人的医疗、养老照料及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住宅压力,减轻人口的就业成本。 二是政府在老年人医疗、社保等养老保障问题上对异地养老人员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偿,鼓励老年人异地养老,到北京周边城市居住或回原籍居住的,以减轻本地域的人口压力。 难题:异地养老缺少家庭交流 陈谊主任表示,在大城市,选择周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郊区或周边城市建设“老人宜居城”,可以使老人摆脱繁华嘈杂的城市生活,享受清新的空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养老’不仅需要物质保障,还需要与家人的感情交流和精神慰藉。”据陈谊主任介绍,老人们远离正常社会环境,就会缺少代际间交流和人文关怀,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将可能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另外,在安全问题上,老人到了异地,可能不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天气环境的变化,有的甚至可能因此引发疾病或发生意外。 陈谊认为,当前,“异地养老”还将面临医疗养老保险关系的迁移、配套设施的建设、社会福利社会化扶持政策、专业人员的培训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带来的压力和考验。 为了解北京市城市老年人对“异地养老”的态度,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2005年7月对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低龄老人、文化程度较高、有配偶的老人对异地养老的接受程度较高。高龄老人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对“异地养老”的选择更为慎重,有近1/5的选择“不确定”。 当问及“如果政策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您是否愿意到外地或京郊养老”时,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约10%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他山之石】 异地养老在各地 据了解,“异地养老”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人口老龄化较为突出的国家曾经试行,有些正在实施中。 案例1: 在20世纪末老龄化加速出现之际,也曾制定过“异地养老”方略,即在国土辽阔的巴西以及距离较近的泰国、新加坡建造日本社区,在那里配备适应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各种设施,然后安排老年人迁徙到那些国家养老。但这一措施因社会舆论的压力而没有得到推广。 另外,英国也有不少老人把自己的养老地点选择到西班牙、南非这样的国家。 案例2: 在我国,大连、广州、香港、上海等大城市已开始积极探索“异地养老”实践。 大连市民政局开办了大连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推出了“互动式异地养老”,各地养老机构之间的置换性服务,各地养老机构将老年人的市场需求资源和养老机构闲置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一种有效机制与全国各养老机构实行对接,组织老年人到外地进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 案例3: 浙江省天目山地区推出了“候鸟式”的应时移居(避暑、避寒、避闹等),“休养式”的暂居(与休闲、旅游、调节生活相结合),“度假式”的借居、长期定居等多种农家寄养式异地养老,接待了来自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数万人次的老年人。据介绍,这些老年人普遍反映心情舒畅,慢性病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几年来的成功推广,目前有一些城市老人已在当地置房定居。 信报记者 杜丁 实习生 王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