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技部长访谈:发展关键是调动尖子人才积极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19:05 新华网
科技部长访谈:发展关键是调动尖子人才积极性

资料图片:科技部长徐冠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邱红杰、邹声文 “这是个可以执行的纲要,我对此充满信心。”科技部部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冠华这样说。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一些问题,徐冠华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

  今后15年科技发展形成共识

  徐冠华介绍说,编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务。工作从2003年6月开始启动。在战略研究阶段,共组织2000多名来自科技界、经济界和理论界的专家,分成20个专题组同时展开。

  “从历史上来看,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战略研究。各个专题组根据各方面的现状、优势、发展趋向,提出了有关发展战略。在规划编制阶段,充分听取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多次召开科学家、企业家和各方面的座谈会,广泛征求中央各部门、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以及许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意见。据统计,我们就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向500家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有600家企业参加了规划工作,到124个地方和部门征求意见。这在科技规划制定史上可谓规模空前。”

  “这是一个充分交换意见的过程,是经过讨论统一各方面认识的过程。”徐冠华说,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对重大目标和专项有很多不同意见,有些意见差异相当大,但最后统一了思想。“规划统一了科技界、经济界和政府部门在今后15年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自主创新贯通全篇

  “规划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作为规划主线贯通全篇。”徐冠华说,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涉及到科技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

  对规划中提出的“重点跨越”指导思想,徐冠华特别强调说:“我们要在国家亟须又力所能及的领域,把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做几件大事。集中国力干大事是我们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的基点是民族自信心,中国人只要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是可以做成的。”

  规划明确提出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作为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徐冠华说:“长期的实践证明,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在面向市场、面向应用中取得实际进展,只有以企业为重点,才能建立面向市场的研究导向和应用导向。这对我们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这方面会有一连串的相关政策出台。”

  “自主创新内涵丰富。”徐冠华说,它包括以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集成创新把各种相关技术加以融合形成具有市场

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从来不反对引进技术,但要反对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自主创新”与“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一起构成了今后15年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规划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明确了我国科技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同时也理清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和环境问题,提出了保证规划得以运行的政策措施。“这个纲要的公布和实施,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徐冠华说。

  “关键是调动尖子人才的积极性”

  “我们在科技发展方面走过一些弯路。我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最先进的设备也会有落后的一天,只有人才是最核心的,特别是尖子人才。”徐冠华说,在科技发展中,各种人才组成的梯队,以及这些梯队的领头人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些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整个科技发展的水平。“我们有人,关键是能不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科技发展的核心是人,还体现在科技要更多地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徐冠华介绍说,规划在今后15年的安排中,把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健康卫生、环境以及其他过去薄弱的相关领域作为考虑的重点。“我们的考虑是,要让科技惠及每一个百姓。”

  “我们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

  “科技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和全社会的认同,我们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徐冠华说。

  科技自身发展也涉及一些观念的转变。徐冠华强调说,今后要更加关注基地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强调基础设施共享的重要性,为社会每个人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方便。同时,还要体现出科技发展的积累效果,让后人总能在前人基础上前进,在新的高度上攀登高峰。

  “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意味着科技界、知识界肩负的任务更重,也更光荣。”徐冠华说,经过各方面统一认识形成的这个规划,是个可执行的规划,如果能够得到认真贯彻,它必然惠及百姓,惠及全社会。(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