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冠轩”公司刚被查又行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2:31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李帅 林丹

  通讯员 郭超云 陈瑞祥

  实习生 张林 文/图

  本报讯 16日刚被本报曝光的冠轩贸易公司,虽被执法部门查处,居然还在行骗。昨日,福州某大学温同学等3人,在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下,从该公司拿回了被骗的每人96元的“社保费用”。

  连日来,本报“外来工受侵害曝光热线”不断接到投诉称,违规中介和骗子公司,现在都是变着招数坑人,其中有不少中介是屡屡犯案。骗子公司有哪些骗人新伎俩?求职者在找工中,哪些方面容易被人钻空子?本报记者作了调查。

  【记者观察】

  骗求职者 三伎俩最常用

  先骗小钱套大钱 许多外来工反映,一些公司以招工名义把外来工招进来,以各种借口收取费用。为了增强欺骗性,他们不是一次性全收,今天收30元服装费,明儿收50元办证费,越往后胃口越大,外来工往往担心钱收不回,只得不停交钱。到最后,公司随便找个理由开除求职者,分文不退。

  用假名打广告招人 一些骗子公司注册用一个公司名称,而广告招人时却改了名称,甚至直接冠以“百货商行”、“贸易商行”的模糊名称进行招工,在受骗者的收据上则填上假名字。

  骗到钱就溜 而骗子公司还有一招,就是经常玩“蒸发”,人去楼空。

  “求职者容易上当,也与自身维权意识差有关。”记者注意到,不少求职者钱被骗了,手头上却没收据或发票,有的拿到了,又被骗走,受害没有凭证,此时,人证就是最重要的。然而,劳动监察部门或记者,都曾遇到一些以种种理由拒绝露面的“影子”举报人。

  对此,台江劳动监察大队黄大队长说,他们检查公司、中介时,都要有证人或证据,不然,对方就会否认侵害事实的存在。

  “记者不要来了,公司已还钱了,我要离开了。”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有些外来工把劳动监察部门和新闻媒体当作工具,与施骗公司讨价还价。黄大队长说,这样做的求职者,表面上争回了部分利益,但往往使骗子公司与违规中介逃避打击,而让更多人受骗。

  【部门对策】

  连续行骗 可吊销营业执照

  在劳动监察部门执法中,一些公司连续欺诈外来工,却常以“搬家”、锁门不出等方式对抗检查。对此,劳动监察人员表示,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他们只能罚款,不能吊销其执照。

  对此,福州市工商局将采取新举措,对这样的骗人企业,依据劳动部门正式函告文书中列出的公司名单,工商部门将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并作严肃处罚。对违法违规企业,采取年检锁定、降低信用等级等方式,加强监管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谁骗人

  就上曝光台

  鼓楼区、台江区劳动监察大队,为打击损害求职者的行为,特与本报共同建立曝光台,谁侵害外来工,公司就要被曝光。首批曝光名单如下:

  福州市台江区榕旺百货商行,地址:台江区国货路南国大厦13楼。

  福州欣闽伟业贸易有限公司,地址:台江区步行街茂泰大厦8楼。

  冠轩贸易公司,地址:鼓楼区恒裕大厦8层408室。

  □防骗小贴士

  鼓楼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科陈科长介绍说,外来工要避免被侵害,可记住以下要点:一、到政府办的正规劳动力市场找工作,不要听信一些骗子公司的花言巧语,直接去应聘。二、在自己的原籍参加当地劳动部门的培训,然后集体向用工地区输送,减少找工的盲目性。三、受到侵害时,要注意保存证据。四、要勇敢站出来举证,不能自认倒霉。五、遇到正式录用前先收各种费用的公司,不管对方以什么借口,都要警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