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了水更蓝 市政府落实3号议案大做“水”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8:46 汉网

  (记者冯劲松 通讯员王赤兵 实习生刘薇薇) 昨日,市政府召集水务局、环保局、发改委等30多个部门敲定防治水污染、保护修复水生态方案,落实办理《市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3号议案》,确定10大目标,分解32项任务。

  市人大“3号议案”由131位代表提出的10件议案并案组成,对我市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了具体任务和要求。

  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排放的污水量逐年增加,江河湖泊水质总体仍呈下降趋势,生态湿地系统逐步退化。

  水污染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对水生态、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议案列举五大方面问题:一是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二是企事业单位违法排污屡禁不止;三是湖泊污染仍然严重;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五是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根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近、远期目标,结合3号议案的要求,昨日,市政府将确定编制完善涉水规划、保证饮用水安全等10大目标,具体分解为32项任务,逐一落实到相关部门。

  为了江城水更蓝 护水10大目标详解

  ——记者冯劲松通讯员王赤兵实习生刘薇薇

  为落实《市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3号议案》,昨日,市政府提出10大护水目标,3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各自领命,在今后几年内,围绕十大目标,落实32项任务,以全面防治水污染、保护与修复江城水生态系统。

  编制完善涉水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实施规划目标。完善《武汉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组织编制《武汉市城市水源地保障规划》、《武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武汉市远城区湖泊保护规划》、《武汉市供水规划》(修编)、《武汉市污泥处置规划》等6项涉水规划,使武汉市涉水工程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保证饮用水安全。治理和关闭长江、汉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和污染源,加强对长江、汉江等重点饮用水源水域的管理,在长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及汉江流域武汉段沿线禁止新设排污口。建立预防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方案。

  严格规范审批程序。按照《武汉市城市排水条例》、《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的要求,对水体周边开发项目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湖泊,港渠周边的污染单位限期治理或搬迁。对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未覆盖的滨水区域开发项目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雨污分流。对湖泊、港渠周边的污染单位限期治理或搬迁。

  实施“清水入湖”计划。目前38个湖泊中尚有20个湖泊需要进行截污工程建设,力争三年内完成其主要排污口截污。年内完成喻家湖截污工程,实施官桥湖截污工程;对月湖、南湖、墨水湖等部分湖泊主要排污口进行截污,削减入湖排污总量的30%;对湖泊周边无污水集中收集管网地区的排污设施开展分散式处理工作。年内实施“一区一湖”工程,每个区选定一个湖泊开展景观建设和水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至2008年底,中心城区38个湖泊水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10年前湖泊水质明显改善,2020年实现湖水变清。

  启动实施“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及继续推动汉阳地区水网生态修复工程。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是将武昌地区的沙湖、东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杨春湖等湖泊连为一体,通过涵闸、泵站、港渠等引水工程进行联合调度运行;年内完成可行性研究和地质勘测、水生态监测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汉阳地区水网生态修复工程,是将汉阳东湖水系中的后官湖,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北太子湖和南太子湖等六湖与长、汉江实现连通;汉阳“六湖连通”工程年内实现水系全面贯通,达到“引江济湖”调水条件。

  加强排水港渠的综合整治,改善港渠周边环境。分三年重点整治黄孝河明渠、巡司河明渠、沙湖港、罗家港、机场河明渠、南湖港、青山港等具有城市重要排水功能的大港渠,治理长度约30多公里。年内启动实施青山港、南湖连通港、塔子湖明渠疏浚治理工程;完成黄孝河明渠及巡司河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力争纳入2007年城建计划并启动实施。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年内完成汉西、三金潭、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行。完成落步嘴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启动黄家大湾、北湖两座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2006年底,形成污水日处理能力159万吨;2008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70%,2010年达到80%,2020年达到85%以上。

  推进“两江四岸”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汉阳长江一桥至杨泗港长3.15公里的江滩建设,力争5月1日前完成一期工程,年底前完成二期工程。实施武昌临江四期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汉江一桥至月湖桥1.8公里汉江两岸岸滩整治工程。

  研究关键技术。主要开展工程技术类及监测管理类关键技术研究,初步拟定开展城市水网生态友好型水利设施构建技术、生态港渠中水力要素的研究、城市分散点源污染处理技术集成、引水安全技术研究、城中小型湖泊的生态补水技术研究、湖底淤泥处置技术研究、水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量化研究等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制定“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项融资办法”、“湖泊、港渠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出台《武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加大水生态系统的监控力度,继续实施构筑水生态系统长效管理保障体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